高檔面料為何選擇價格極其昂貴的進口染化料
染化料和助劑是影響印染布顏色鮮艷度、色牢度的關鍵因素之一,也是造成印染布污染的主要來源。在“生態”特征升值的情況下,許多染化料的使用受到限制,因此高質量環保的染化料是高檔印染布成本的重要一部分。
目前國際上的染化料供應商,經過大規模的資源整合,已經實現強強聯合,逐步形成壟斷集團,他們不但壟斷了染料、化工助劑的生產、銷售渠道,有龐大的售后服務體系,而且壟斷了產品環保標準的制定和環保印染產品的準入制度的制定。采購商直接指定染化料的供應商。
中國染料工業近年來發展速度不斷加快,染料產品的質量、尤其是產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印染企業在使用國產染料過程中普遍感到,與進口的國際知名廠家的染料相比,國產染料的上染率、耐化學穩定性較低,同一染料批量間的色光和深度重現性較差。還有部分國產染料各項色牢度的指標,如耐熱升華牢度、耐汗光牢度等還達不到出口訂單的國際標準。我國一般出口高檔面料均采用進口染化料。
因為國產染料與進口染料的主要差距表現在:
商品化質量差。某些顏料粒徑分布范圍寬;粒子形狀不規則,染色中損失率也比德國對應商品要高5%~10%。
純度不夠高,含有雜質多。染料商品的質量純度和含有的雜質成分有關,目前我國生產的染料中雜質鹽分甚至重金屬等的含量比較高,而且組成復雜,在相同的染色條件下這些不純物會影響上染率、色光和相關牢度,還污染了環境,這與我國目前還原染料的制造工藝比較陳舊、新技術應用少,原料控制不嚴、探測手段落后等有關。
品種還不能滿足市場需要。我國某些染料品種具有光觸媒脆化作用,有些染料具有濕變性、熱變性和整理劑變色性。
染料添加劑影響色光。國外染料從結構上解決染色鮮艷度和牢度問題,國內為降低成本往往添加多種添加劑,影響色光和色牢度。
有些染料與輔料粘合劑在高溫熨燙時相互作用,發生變色。瑞士一家著名染料廠家的弱酸性染料士林艷藍G,在北京一家企業的倉庫里被遺忘并存放了23年。發現后想再用又怕出問題,經染料生產商與新出廠的同一產品進行打樣檢測,各項色牢度合格,并在對比中發現兩塊真絲織物的色樣無論色光還是深度竟完全一致。
廣東一家印染企業主要生產出口歐美國家的床上用品,客戶讓他推薦國產阻燃整理劑,要求阻燃效果能耐200次水洗。經試用兩個知名品牌的產品,最終無法達到客戶的要求,無奈之下只好用經銷商指定的價格極其昂貴的進口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