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機械行業信息化建設“十一五”發展規劃
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國家對制造業信息化建設非常重視,已成為我國首先要實施的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也是我國裝備制造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應對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之一。對制造業信息化建設,各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減免稅、補貼、資助及獎勵等優惠政策。我行業由于市場及重大裝備國產化的需要,從2000年開始,隨著重機行業經濟不斷連續攀升,信息化建設,包括OA系統、INTRANET、ERP、CAM、CAD 、CAPP等的實施和應用,大大提高了社會和經濟效益,縮短了生產周期,降低了產品成本,企業也得到了提升。
“十一五”期間,信息技術的應用,專用軟件的開發、應用、推廣及信息化建設都將會成為我行業發展的重點之一。
一、整合階段
重大裝備的技術水平與信息化關系密切,它直接影響到基礎工業,如冶金礦山、起重運輸、石油化工、電力、港口、建材等行業的發展。重大裝備的自控技術、液壓技術及專用軟件的開發應用及推廣將成為行業的頭等大事,全行業信息化整合,建立自己的ASP平臺、柔性及網絡化制造平臺成為重中之重。
二、在兩年內,建立并完成重機行業鋼材采購平臺,降低企業鋼材采購成本,以實現“開源節流”的目標;
三、在三年內,進一步完善中國重機商務網,使之成為行業的信息服務平臺和交易平臺,基本實現在網上招標、采購及銷售,形成行業供銷鏈,會員企業上網率爭取達到80%;
四、在三年內,利用政府政策,促進行業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重點在企業上網、共享資源、局域網建設、辦公自動化、CRM及ERP等方面。爭取60%左右大中型骨干企業建立和完善局域網,40%企業實現無紙化辦公,20%左右的龍頭企業及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實現ERP,并實現創新三維CAD設計;
五、在五年內,建成以重機龍頭企業為主的虛擬設計及虛擬制造行業骨干網,實現企業間模擬制造集成,以提升我行業的技術水平,從而提升重機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推動行業經濟發展。對重機行業來說,這將是根本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