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農用車業的發展前景依然看好
筆者近日從2005年度中國農機工業協會農用運輸車分會年會上了解到,2004年以來,隨著涉及農用運輸車行業發展的一系列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和強制性標準的發布實施和農用運輸車產品逐步納入汽車管理體系,對農用運輸車行業的發展產生了較大影響。一年來雖然農用運輸車業的產銷快速跌落到了谷底,但其下滑速度近期已大為減緩;與此同時,國家有關部門關于三輪農用車(三輪汽車)的許多政策利好也曙光微露。有關專家普遍認為,未來農用車業的發展前景依然看好。
產銷下滑速度逐漸減緩
據農用運輸車分會秘書處提供的最新資料,2005年上半年全國農用運輸車產量為991628輛,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91%。其中四輪農用運輸車(現稱低速載貨車)產量同比下降了9.40%;三輪農用運輸車(現稱三輪汽車)產量同比下降了3.57%。
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高元恩理事長告訴記者,總體來看,今年上半年農用車行業的形勢還是不錯的。在經歷了去年的快速下滑后,今年產銷下降的速度已經趨勢.
強勢企業優勢地位明顯
據了解,目前我國有農用車生產企業137家,共有200多個型號的產品。上半年一些優勢企業的表現依然較為穩健,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如作為行業排頭兵的時風集團,上半年保持了較好的發展勢頭,共生產農用車411407輛,繼續蟬聯同行業冠軍。筆者注意到,隨著農用車市場容量的相對減少與競爭的加劇,市場總體呈現出競爭加劇的趨勢,企業間的洗牌也在加速。巨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因故停產。飛彩股份有限公司除三輪農用運輸車還以1萬多輛的產量占據行業第8名外,其原來位居四輪農用車行業三甲的地位也已失去。
發展前景仍十分光明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政策司盧希處長指出,農用車是特殊時代的一種特殊產品,對于發展農村經濟,解決三農問題起到了很大作用,對此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近年來,黨中央和國務院一直都把三農問題放在首位,因此這個行業要發展是肯定的。而且從全國的發展水平來說,隨著經濟的發展,農用車在東部地區的需求有可能會有所減少,在中部地區還將大量使用,而在西部地區農用車還要有一個發展階段。
在國家加大對三農的扶持力度的大好形勢下,農用車行業的發展前景是很光明的。
利好政策曙光微露
中國農機工業協會農用車分會秘書長張咸勝說,財政部等部委已相繼就農用車稅費問題下發了財稅[2004]66號通知和財綜[2004]67號通知。其中就農用車稅費問題下發的通知規定,從2005年1月1日起,對三輪汽車免收公路客貨運附加費、公路運輸管理費,對從事田間作業和非營業運輸的三輪汽車免收公路養路費。這一文件的發布與實施,對于三輪農用車的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張咸勝特別指出,三輪農用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問題也有望得到解決,從而為困境中的農用車業帶來了一定的生存和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