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橡機行業整體快速增長
中國化工裝備協會橡膠機械專業委員會對國內22家主要橡機企業的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橡機銷售收入為21.93億元,同比增長14.1%,說明中國橡機行業仍處于穩定持續快速發展的階段。企業累計利潤同比增長32.5%,表明橡機行業的經濟效益在進一步好轉。但出口創匯總額不升反降,近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應引起行業足夠的重視。
中國橡機在經歷了2003年和2004年的“井噴”式快速發展后,生產能力跨上新臺階。2005年后,橡機行業發展較以往更具理性,企業開始逐漸認識到科學發展的重要性,橡機行業步入了穩定持續的良性發展階段。今年上半年大多數橡機企業的銷售額增長幅度都保持在10%左右,遠低于2003年、2004年40%以上的增幅。與此相反,中國橡機的整體贏利能力在2005年較大幅度增長的基礎上,又有大幅增長。利潤超千萬元的企業3家,虧損企業僅2家。企業產品銷售率大多在98%左右,最低的也達到92%。
今年上半年工程胎橡機成為銷售熱點,也是行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天津賽象科技股份的銷售收入及利潤均列行業第一,其開發的四鼓工程子午胎成型機,更是供不應求。桂林橡機廠生產的硫化機1/3以上為工程胎硫化機,成為該廠利潤大幅增長的主要貢獻點。
但上半年中國橡機產品出口形勢不盡人意,行業出口創匯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一百多萬元,與近年中國橡機出口持續快速增長形成了巨大反差。其中主要出口企業除桂林橡機廠外,出口額都有所下降。益陽橡膠塑料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出口額高居行業首位,產品出口占企業全部銷售收入的48%,為中國首個且惟一一個出口額接近內銷額的企業。桂林橡機廠為出口額增長幅度最大的企業,同比增長262.5%,達到4104萬元。
業界認為中國橡機出口額下降的原因,一是橡膠等原材料上漲,世界輪胎業擴產進度放慢;二是中國部分橡機企業的產品質量及售后服務跟不上,導致輪胎巨頭對中國橡機的質量穩定性產生懷疑。如固特異在大連擴大輪胎生產規模時,連工藝相對成熟的國產硫化機都不用,這值得中國橡機業深思。中國橡機企業在出口量發展到一定規模后,一定要加強產品的穩定性及售后服務,才有可能不斷擴展國際市場。
中國化工裝備協會橡機專業委員會主任李東平說,中國橡機企業要避免出口大起大落,應努力實現從國內加工型工廠向國際化公司的轉換,更要突破“出口百臺死亡線”。企業產品質量在出口數量較少時可能比較容易維持,但出口量較大,如達到百臺以上時,如何保持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對橡機企業來說還是個大課題。針對出口創匯下降的情況,今年橡機年會將進行出口創匯經驗交流,探討如何組建共同的全球服務體系等。今年9月,中國所有大型橡機企業將集體參加美國ITEC展覽,展示中國橡機企業的整體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