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基本面未有改善期價維持跌勢
周內銅價迎來一日游上沖行情,倫銅周二最高上沖5363.5美元后遇阻回落,直接刷新近期低位。雖然在人民幣快速大幅貶值的情況下,滬銅表現明顯抗跌,尤其在部分正套頭寸的止損操作下,進一步加強了內強外弱的走勢。從人民幣貶值中一定程度上顯示中國經濟增長壓力較大,加上近期PMI數據的走弱以及進出口數據的低迷,均顯示銅價較難脫離底部區域,尤其在依然消費淡季,各交易所庫存攀升的壓力之下,市場缺乏有效新增訂單帶來的買盤力量,將繼續處于尋底過程中。操作上亦以偏空思維應對,在基本面未有扭轉情況下,不建議投機性抄底做多,除非中國出現大規模超預期刺激政策。
1.煉廠持續處于盈利狀態 銅價下跌不會導致煉廠規模性減產
自6月下旬起,進口礦的滬倫比值持續處于盈利狀態,在整體融資銅套利格局改變之后,進口長時間處于進口窗口打開周期令煉廠進口銅精礦出現盈利情況。加上年內煉廠長單簽訂量充足,銅精礦加工費利潤可觀。而從現貨銅精礦來看,雖然受到混礦需求影響,導致年內干凈礦現貨TC出現明顯回落,但整體混礦加工費依然處于相對高位,并且回落幅度不如干凈礦,顯示煉
廠冶煉加工費利潤良好。此外硫酸價格整體表現偏強,令煉廠的副產品利潤出現上升。故對于煉廠來說,目前生產加工各方利潤均較好,雖絕對價格出現長時間運行于4萬下方,但生產積極性不會減弱,加上上半年煉廠集中檢修之后,下半年檢修壓力顯著減弱,在此情況下,下半年國內精煉銅供應將出現增加,且煉廠較難出現大范圍惜售挺價操作。
2.最大消費引擎中國市場面臨持續低迷
國家電網公司2015年年中基建工作會議顯示,截止今年6月底,國家電網公司電網基建投資1432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40.4%(與新聞中提到今年國家電網公司電網總投資4489億元,電網基建投資3856億元有出入),而從能源局公布的電網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來看,年內基本處于負增長狀態,雖然在2月達到-17.25%的近年來最大負增長后,后期出現負增長幅度逐步縮減走
勢,但整體來看,長時間電網投資運行于零軸之下為歷史罕見。
SMM銅電線電纜開工率顯示,2015年整體線纜開工率普遍低于2013和2014年。一方面由于從去年起房屋新開工面積負增長導致年內房屋竣工面積陷入長時間負增長周期,電纜鋪設以及布電線和裝修用銅均在房屋建設后期開展,故房屋竣工面積負增長極大的影響了銅線纜在房地產市場的需求。此外電網訂單表現偏弱。
從統計的截止至今年7月底的國家電網公司招標銅線纜交貨期分析來看,8、9、10、11月處于相對淡季,尤其8月為2015年的最低交貨月份。即使下半年電網投資加速,招標量快速上揚,則實際到交貨周期對銅消費量的提振較難在短期內出現,8、9月份消費偏弱的狀況較難改善。
而從近日市場報道顯示,國網公司將于2015年新增農網改造升級投資673.8億元,加上國家電網今年初投資900億元進行農網改造,全年農網改造升級投資將達1600億元,投資規模創歷史新高。隨著電網投資中特高壓以及農網投資占比的加大,相對來說用銅量更多的城網投資存在壓縮。故推斷即使下半年電網投資加速,彌補上半年同比下降的投資額,但其帶動的銅消費依然
有限。市場需降低該方面銅消費預期。
3.中國進口減弱 增加海外市場供應壓力
中國海關最新統計數字顯示,2015年7月份我國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量為35萬噸,環比持平,較去年同期34萬噸增長3%;1-7月為259萬噸,較去年同期286萬噸相比減少9.5%。2015年7月份我國銅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為97萬噸,較上月99萬噸下降2%,較去年同期90萬噸上升8%;1-7月累計進口697萬噸,較去年同期628萬噸相比增加10.9%。雖然1-7月中國銅精礦進口增加69萬實物噸的精礦量,但未鍛造銅及銅銅材進口量減少27萬噸。故兩者綜合來看,年內中國市場進口含銅量出現下降,由此造成了海外市場的供應壓力。從近期表現來看,LME銅注銷倉單比例持續運行在7%以下的低位,而LME銅庫存已連續增加至35.5萬噸,并且后期LME庫存存在進一步上升空間。其中LME亞洲銅庫存更是從年初5萬余噸增加至目前的18萬余噸。故對于中國需求減弱的擔憂始終縈繞市場,雖然近期銅礦罷工、電力影響生產等新聞不斷,但由于年初市場對于年內銅礦干擾率設置普遍較高,故近期銅礦擾動因素不能改變整體供求格局。在中國消費存隱憂的情況下,市場缺乏做多動力,銅價將繼續低位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