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回收在未來五年內的前景并不樂觀
由世界領先的專業B2B公關公司――易美濟(EMG)公共關系顧問有限公司和其合作伙伴美國USA Strategies公司共同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未來幾年內如果沒有政府行為的干預,各個國家塑料回收的情況將不會比目前有所改善。中國、美國和歐洲對于塑料的需求都在日益增長,但每個國家在處理塑料回收問題時的做法卻是大相徑庭。
在這個問題上,不僅各自政府的處理方式不同,各國人對于該問題的態度也不盡相同。在歐洲,人們已經形成了回收的習慣,所以他們往往對于環境和回收過程都有著非常大的興趣。與此相反,美國人更看重回收的方法是否能給他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方便。而在中國,雖然人們對環境都十分關注,但普遍對塑料回收知之甚少。
每年,僅歐洲的塑料產量就達2100萬噸,但是廢舊塑料的回收卻僅占其中的16.5%。預計,隨著歐盟廢物處理和回收利用法律法規的實施,歐洲的塑料回收率也會有所提高。
與此同時,美國正在致力于確保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都不破壞資源和環境,從而逐步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盡管已做了這些努力,大多數專業人士還是認為,在美國由于缺乏政府的干預,廢物回收率在未來的幾年里將不會有大的增長。
中國目前的情況和美國非常類似;因為沒有任何政府干預,人們的廢物回收行為得不到適當的激勵。政府甚至沒有一個針對回收的宣傳激勵制度,引導消費者回收行為的責任目前仍由回收商承擔著。在中國,回收廢品的主要激勵因素是返銷策略,即回收商以貨幣從消費者手中買回廢品。
結果顯示,就整體而言,消費者非常關心自己生存的環境,這也成為他們廢物回收行為的主要動機。盡管如此,缺乏政府干預仍會導致廢物回收率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將停滯不前。
大多數回收站目前還是主要依靠人工來對回收塑料進行分類,塑料的性質不同就需要應用不同的回收技術來處理。回收塑料的人工分揀使回收過程變得昂貴且費時。廢物回收行業的利潤很低,因此很少有企業愿意從事這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