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購進行時》商業并購篇
主持人: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地理位置優越的商業網點正逐步成為稀缺資源,而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外資并購的放開,全流通時代帶來的產業并購浪潮,以及商業股業績的復蘇,都會使得百貨零售類上市公司魅力四射。而無論是這種區域間的商業整合,還是跨區域的商業購并,都將極大推動百貨零售類公司股價的走強。在前兩天的節目中,我們為您展示了發生在多個地區的商業并購,那么這些并購給相關公司帶來了什么?在這中間又孕育著怎樣的投資機會呢?來看我們商業并購篇的第三集。還是先從海航說起。
商業并購:并購帶來了什么
2006年4月29日 陜西西安
解說:實際上,寶商集團并不是海航集團構建商業版圖落下的第一顆棋子。早在2003年的5月份,海航集團就已經通過協議受讓的方式,出資1.7億元成為西安民生的第一大股東。那么,在這兩年中,海航集團的并購又給西安民生帶來了什么呢?記者從寶雞來到西安對西安民生展開調查。
記者 劉文慶
現在我們的位置就是西安民生目前唯一的一個百貨商場民生百貨,大家可以看到,它有七層高,下面有四層,上面還有三層,據公司介紹,它的建筑面積有13萬平方米,在西安市是最大的,00:58那么海航收購兩年后究竟給公司帶來了什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員工的切身感受。
記者 劉文慶
你好,你覺得這兩年你們發生了什么變化沒有?
民生百貨員工
員工的春游、國慶節這些假都增加了,而且也有高一點的獎金了。
民生百貨員工
我們這兒不像前兩年那樣松松垮垮的,比較緊迫現在,而且對待顧客服務方面更加比以前(熱情),然后就是顧客滿意度提高了。
解說:在商場里,記者還對幾位顧客進行了采訪,了解他們對西安民生的滿意程度。
記者 劉文慶
你好,你覺得民生百貨最近兩年發生什么變化沒有?
顧客
品牌多一些,然后服務質量還是有所提高吧。
顧客
最大變化裝修得多了,新品引進的越來越多了。
顧客
東西更時尚了,但是價位稍微高了一點。
解說:西安民生的董事會秘書馬明慶認為,公司這兩年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馬明慶 西安民生董事會秘書
一個是從文化的導入上,另一個就是從觀念的更新,再一個就是從管理的提升。
周曉明 民生百貨營業管理部副總經理
應該說從2003年到現在我們的銷售額每年以幾千萬(元)的數字在增長,到去年我們可能又達到了10個多億。
解說:記者注意到,自從海航收購以來,西安民生的主營業務收入和經營現金流都保持著持續的增長趨勢,而且2005年它的主營業務收入突破了歷史新高,只是它的凈利潤表現平平,沒有太大的起色。
馬明慶 西安民生董事會秘書
就目前(民生所在的)解放路這個情況,就是民生一家在經營,而且它沒有形成一種核心商圈,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民生每年的利潤能平穩地保持在這個水平,也實在是不容易,如果三年前沒有這種重組的話,現在的民生情況我很難預測。
2006年4月29日 浙江杭州
解說:讓我們再把目光轉向杭州。對于未來百大集團的整合,無論銀泰百貨還是西子聯合控股,兩家都制定了計劃,而這其中,銀泰計劃的專業性似乎更強一些。
李喜剛 西子聯合控股投資總監
如果我們收購百大成功,我們將充分利用百大的管理團隊,利用西子的資源和優勢,來做強做大主業。
周明海 銀泰百貨總裁
我們的目標來說,做成一個世界級的單店,世界級的單店的一個基礎,就5億美金的銷售額。那么現在杭州銀泰可能有3億美金不到的銷售額,那么百大大約1億多美金,通過資源的有效整合,我覺得可能很快,在兩到三年的時間,能夠達到這樣一個目標。”
解說:作為被收購者的百大集團,也是手握4億多現金,等著新東家的迎娶。
何美云 百大集團董事會秘書
我們為什么把4億多現金放在手上,因為我們覺得,當今發展現金為王,只有把優質的房產加上現金,這些最優質的資產,給了我們未來進入的大股東,然后根據它的發展戰略,再加上我們以百大為平臺的百貨再去做,那肯定有一個新的發展。
解說:何美云透露,今后百大的發展主要有兩塊,一個是百貨東樓的建造,需要資金至少7億;還一個是地下廣場的建設,而這些都需要明確大股東后方能實施。而作為杭州商業貿易的主管部門,對于杭州未來百貨業的發展,杭州市貿易局同樣有自己的一盤旗。
唐躍 杭州市貿易局副局長
現在我們杭州通常講有四大百貨,一個銀泰、一個百大,一個解百、一個杭州大廈,這四大百貨,通過這年不斷地發展,使得他們的定位日益清晰,相互的功能也逐步明朗起來,所以相互的競爭采取錯位競爭這樣一個格局。”
解說:有關資料顯示,杭州這四大百貨的年銷售額都超過10億元,這四大百貨中,三家在杭州武林商圈緊緊相依,另一家杭州解百相距也不算遠。為了配合杭州市打造“東方休閑之都”的戰略布局,杭州市貿易局在杭州商貿服務業“十一五”的發展規劃中更提出,通過并購、入股、合作等方式,加快內外企業聯合和集團化進程,構建內外商貿一體化的新格局。
唐躍 杭州市貿易局副局長
從貿易局角度上講,我們考慮到杭州四大百貨,要迎接更加激烈的競爭,要通過這樣一個市場機制的行為,達到一個我們整體百貨業的提升。(定格)
主持人:從以上的節目中,我們不難發現,商業并購的確給一些商業類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帶來了,或正在帶來一些變化。那么對于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來說,投資機會又在哪里呢?我們的記者在制作這期節目的時候,采訪了多位業內人士,并把他們的觀點進行了一個梳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商業并購:投資機會在哪里?
投資機會之一:商業類公司整體經營業績復蘇
解說:投資機會之一:商業類公司整體經營業績復蘇。近幾年來,百貨零售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持續走強,近四年平均增幅達17%,尤其是在2005年上市公司整體業績下滑的情況下,仍實現了11.6%的增長,而這其中凈利潤增長最快的十家公司,增幅基本都超過了50%。
2005年凈利潤增長最快十家百貨零售公司
銀座百貨:107.81% 王府井:101.34%
蘇寧電器:93.50% 小商品城:88.92%
廣州友誼:82.56% 大商股份:73.04%
武漢中百:55.47% 津勸業:51.86%
通程控股:48.83% 豫園商城:48.04%
徐曉方 國泰君安商業研究員
從行業來看,近幾年零售行業是持續增長的,從02、03、04、05近幾年看,業績都是持續增長的,05年我們剛剛算出來,是增長百分之十一點幾,增速也還是可以的。
近四年百貨零售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長圖
**年:8.78%
**年:3.39%
**年:42.46%
**年:11.60%
解說:目前,大多數百貨類上市公司在經歷了低谷的淘汰過程后,找到了較為適合的盈利模式,通過內部整合、加快擴張步伐和兼并重組等方式,在整體規模和經營利潤上均取得了較大幅度的增長。而在這其中,商業并購所帶來的變化,起了不小的作用。
樊少杰 西部證券分析師
從民生的一季度季報完成情況來看,在銷售收入沒有明顯增長而凈利潤出現40%以上這種增長的情況,已經能充分顯示出現在目前在收購所造成的內部效果正在逐步地顯現。
解說:從發展趨勢看,今后兩到3年,百貨行業仍將處于較高的景氣周期。而基本面的向好,為股價上升奠定了基礎,也為大規模的并購提供了原始的沖動。
投資機會之二:舉牌并購促進相關公司股價上揚
解說:投資機會之二:舉牌并購促進相關公司股價上揚。近兩年來,一些企業加大了介入百貨零售行業的力度,舉牌并購商業類上市公司的現象不斷發生,而他們所看中的是,上市公司日益稀缺的網點資源和商業地產巨大的升值潛力。
徐曉方 國泰君安商業研究員
今后人民幣升值是一個趨勢,人民幣升值使得房地產,尤其是商業地產增值,民企和外資的并購,將會推動這個行業有更好的發展,這個行業的股價也將持續走強。
解說:正是伴隨著這股商業并購的熱潮,幾乎一夜之間,商業股的價值似乎突然被發現,二級市場上原來表現平平的商業股,現在卻是連續走高,2006年更出現了許多股價翻番的股票。
2006年以來漲幅前十名百貨零售股(截止5月10日)
華聯超市:141.92% 蘇寧電器:108.35%
王府井:99.82% 大商股份:99.42%
武漢中百:95.77% 東百集團:94.30%
小商品城:94.08% 豫園商城:90.28%
華聯綜超:89.67% 農產品:83.49%
投資機會之三:外資并購將引發價值重估
解說:投資機會之三:外資并購將引發價值重估。此前由于中國商業的優勢資源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受證券市場政策限制,外資零售巨頭看中的目標不能直接并購。而《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的施行,打破了外資并購的最后一道障礙,并購將逐步成為外資零售巨頭在華擴張的主要方式。而外資按接近甚至高于二級市場股價的實際價格收購上市公司股權,必將引導證券市場對商業類上市公司的價值重估。
徐曉方 國泰君安商業研究員
內地在香港上市的零售本地公司,估值水平目前都要高于國內的上市公司,比如說,近期以及前一段時間的百盛和金鷹,香港給出的估值在30倍市盈率左右,國內估值水平在20至25倍之間,我們覺得國內百貨公司,盡管前期上漲,但估值水平并不算高,還有上漲空間。
十家市盈率最低的商業公司(截止5月10日)
ST昆百大:13.95 陜解放:18.74
廣州友誼:21.46 歐亞集團:22.01
重慶百貨:22.16 新華百貨:22.27
中興商業:22.44 大廈股份:23.58
銀座百貨:24.75 友誼股份:25.89
解說:那么,又有哪些公司容易成為被收購的對象呢?
李斌 萬盟投資執行董事
控股比例低也是被并購的原因之一,剛才談到了幾家公司,它的控股比例都是低的,所以引發了舉牌收購。”
解說:翻開幾家被并購公司的資料,我們不難發現,除去武漢中商外,這幾家公司大股東的持股比例都低于30%,大股東控股比例低,是誘發并購的一個重要原因。
大股東控股比例低于30%的百貨零售公司
寶商集團:10.05% 武漢中百:10.11%
深國商:13.70% 長百集團:15.32%
大紅鷹:17.90% 陜民生:19.16%
上海九百:19.59% 豫園商城:20.00%
陜解放:20.34% 友好集團:21.34%
李斌 萬盟投資執行董事
從并購主體,以前是兩個國企的并購或者股份制企業之間的并購,從最近發生的并購,海航背后有外資,有其他的股東;銀泰也是一樣的,包括最近披露出來的銀泰去年也引入了海外資金作為股東,為銀泰提供資金上的支持,收購主體經過了一個再造。第二個就是收購方式發生了一些變化,雖然發生了舉牌收購,但惡意收購還不會形成主流,還是以協議方式(為主)。
近年來發生的百貨公司被舉牌事件
2004年2月至2005年2月 金鷹集團舉牌南京新百
2004年11月至2005年12月 江蘇雨潤舉牌南京中商
2005年7月至今 銀泰百貨舉牌百大集團
2005年10月至今 銀泰百貨舉牌鄂武商
2006年4月至今 平泰商貿舉牌武漢中百
主持人:我們利用三天的時間,對近期發生的商業并購行為,以及所帶來的投資機會進行了一個較為全面的報道。在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盡管商業并購的過程,孕育了很多的投資機會,但并購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所帶來的變化也不是從一而終的,更何況在并購過程中,舉牌與反舉牌,收購與反收購所引發的股權之爭,都有可能給公司的發展帶來一些不確定因素。所以和這個市場中的很多投資一樣,機會在,風險也在。
來源:C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