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外話—姬光才理事長對房地產行業的一些看法
近期,中國路面機械網記者方頌和理事長姬光才就房地產問題進行了一段對話,理事長談了談對房地產行業的一些看法。
記者:理事長,許多人都很關心房地產。國家十大產業振興規劃都已落實,為什么沒有房地產業?
理事長:不知道,也許難度較大,國家還沒考慮好。
記者:我們年輕人都很關心房地產業,請問您怎么看?
理事長:我們老年人也很關心。吃、穿、住、行是老百姓過日子必不可缺的四個基本條件,也是衡量貧富的條件。咱們國家正在從貧窮走向富裕的發展階段,吃飽穿暖后就該解決住和行。行就是交通,由兩部分組成自行車、小臥車、甚至于飛機屬于交通工具;公路、鐵路、航站屬基礎設施,基礎設施是社會共有財產,由國家掌控。國家越富,基礎就越發達,出行就越方便。個人富了,可買高檔臥車,出行方便、舒適。
記者:住應該就是房子了?
理事長:對,住就是住房。富人住大房,窮人住小房,杜甫住草堂。不管層次怎么分,人人都應該有自家的房,特別是新成家的人,更需要住房。
記者:您怎么看房價?
理事長:現在的房價是天價,不是人間的價,國家一定會解決的。
記者:怎么解決?
理事長:一是把房價降下來,二是把工資提上去。
記者:能降下來嗎?
理事長:咱們都是外行,不知道房地產的奧秘,但從外行人的眼光看應該能降。
記者:怎么降?
理事長:房價由四方面的因素決定:國家的地皮費和稅收,銀行代款的利息,房地產商的運作費,建筑公司的施工費。如果減少其中任意一個因素都能降低房價。國家的土地費和稅收不能少,建筑公司的施工費也不能少,銀行貸款應該可以不貸,國家最新的統計資料:2008年商品住宅投資額為22081億元,2008年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217885元,銀行提供的貸款就是老百姓自己存的錢,如果國家對城市住宅也象對農民住宅一樣,允許百姓自己集資,自己招標建筑公司建房,就可以省去房地產商、銀行貸款兩大部分房價支出。而且還不會拖欠建筑公司費用,也不會拖欠農民工工資。
記者:要是真能這樣就好了,努努力、咬咬牙大家都能買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