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浦發展低碳農業實現生態經濟雙贏
近年來,荔浦縣積極推廣農業節能減排技術,以發展低碳農業為抓手,精心打造現代農業園區,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實現了生態與經濟雙贏。今年上半年,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2億元,同比增長6.1%;農民人均現金收入5730元,同比增長9.4%。
推廣種養循環模式,打造現代示范基地。該縣按照科技示范帶動、生態環境優美的要求,扎實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建設。一方面,通過種養結合的循環模式,實現綠色種植。采取“豬-沼-果”等種養結合的循環模式,青山鎮建成4000畝優質雙季早蓮藕示范基地,實現了生態循環、旅游觀光、綜合示范綜合利用。另一方面,引進龍頭企業,堅持生態養殖。廣西綠園公司養豬場總投資1600多萬元,建有自動噴淋降溫及噴霧消毒系統,鑫旺發酵床生態科技示范場養殖場已動工興建,計劃投資1232萬元,全部實行“零排放”養殖。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引領產業提檔升級。全縣按照生態、綠色、特色的要求,大力實施“優果工程”、“優菜工程”建設,提高水果、蔬菜的質量和品質。2004年,荔浦馬蹄產地順利通過自治區農業廳無公害產地認證,并獲得了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005年,荔浦芋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荔浦夏橙獲得國家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的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006年5月,該縣通過自治區創建無公害水果生產示范基地縣驗收。目前,全縣累計認證無公害農產品13個,認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超過17萬畝。
實施農村能源建設,促使生態經濟雙贏。全縣以節能減排為抓手,通過建設沼氣池,發展循環農業,力爭農業生態與經濟實現雙贏。該縣按照集中連片、整體推進和充分尊重農戶自愿的原則,優先選擇常年存欄生豬3頭以上有能力進行“三改”的農戶實施戶用沼氣池建設。目前,全縣農村能源沼氣池建設超過4.2萬座,入戶率超過50%。據測算,每年可替代薪炭柴8.4萬噸,保護林地14.7萬畝。目前,全縣有林地面積達到153.96萬畝,森林覆蓋率65.98%,林地利用率9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