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環保企業也被亮紅牌?
從湖南省公布的2014年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結果來看,許多環保企業環境信用評價不高,有的甚至被亮出“紅牌”,令人詫異。
環保企業在人們的心目中,歷來都是以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為目的,致力于環保事業發展的企業。一些環保企業甚至還會享受到國家在政策、資金上的扶持與優惠。如今,環保企業竟然也成為污染大戶,值得人們警醒。
環保企業一直被稱為朝陽產業,在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的今天 ,如何讓其在發展、壯大的進程中真正發揮作用,真正成為引領時代潮流的企業代表,值得人們探索與思考。
湖南省2014年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結果日前公布。
在湖南省環保廳公示的130家“環境風險企業”中,約有19家環保企業“榜上有名”,占“環境風險企業”總數的14.6%。
同時,湖南省環保廳還公示了89家“環境不良企業”名單,25家環保企業位列其中,絕大部分是污水處理企業,其中有6家環保企業被罰“紅牌”。
為何環保企業也被亮紅牌?
“主要是排污不達標等問題。”湖南省環保廳信用評價工作辦公室人員對環保企業被亮“紅牌”分析稱。
被亮紅牌的6家企業分別是長沙桑德水務有限公司、湘鄉皮革工業園污水處理有限責任公司、平江工業園天泉污水處理廠、張家界市武陵源區索溪峪污水處理中心、懷化天源污水處理投資有限公司、新晃縣污水處理有限責任公司。
“污水處理廠是偷排污水大戶,垃圾處理場是污染大戶,一直有人反映這個問題,不只是在湖南,全國各地都普遍存在這個問題。”湖南省人大環資委監督處一位人士介紹,在他明察暗訪的眾多企業中,也曾聽到這類的舉報和投訴,“環保企業本應該是社會的良心企業,如果變成了污染大戶,這對社會的危害更大”。
這位人士說,環保企業因為其對環境保護的貢獻,政府往往對其運營或者環保項目有財政補貼,污水處理廠也從政府拿了污水處理費。“每個用戶的水價里面,有一部分是污水處理費,每一個人都交了污水處理費。政府將這部分錢給了污水處理廠。”
他認為,對“環境不良企業”中的環保企業應該加大處罰力度,有必要的話,還要追究企業主要負責人的法律責任。
上榜企業稱:問題已經基本改正
湖南省環保廳日前公示的89家“環境不良企業”中,位于長沙縣黃花鎮的長沙桑德水務有限公司在名單之內。“配套管網有待完善;雨污合流,進水不穩定;在線設施未驗收;無進水在線監測。”在長沙桑德水務有限公司提供的這份《湖南省企業環境行為信用評價初評結果反饋表》中,環保部門給出了4點理由。
“有些污水處理廠在下暴雨時,往往不經處理,將污水直排,因為在暴雨時,污水處理廠處理不了那么多污水。”長沙桑德水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羅東成這樣解釋。當然也不排除少數污水處理廠由于責任心不強而出現偷排的情況。
羅東成說,這4個問題是環境保護部華南環保督查中心發現的問題,當時企業剛建成不久,很多設備和設施都沒到位,但現在基本都已經改正了。
據羅東成介紹,目前企業的配套管網建設已經基本完善,在線設施通過了驗收;至于雨污分流問題,是政府的城鎮管網沒有雨污分流,企業也沒有解決這個問題;而進水在線監測問題,國家暫時對鄉鎮污水處理廠沒有此類硬性規定,“我們會積極向長沙市環保局和省環保廳申訴”。
企業連續被亮紅牌后申請“關門”
從2012年起,湖南省就在全國較早啟動了環境行為信用評價工作,目前已有近3000家企業有了環境行為信用記錄。企業一旦在信用評價中被亮“紅牌”,列為“環境不良企業”,將會在項目審批、資金安排、資質管理、上市核查、行政許可、銀行貸款等方面受到限制。
湖南省環保廳此次公示的89家“環境不良企業”名單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的湖南省振興股份有限公司硫酸廠赫然在列,這家公司已經是連續兩年被亮紅牌。
“與其被動挨罰,不如主動申請關閉。”5月27日下午,在花垣縣振興硫酸廠大門口,公司法人代表石維邦神情黯然地關上了硫酸廠的大門。“以前還存有僥幸心理,現在寸步難行。”石維邦告訴記者,自從硫酸廠被列為環境不良企業后,不僅貸不到款,還要經常繳違法罰款,生存十分艱難。
“如今只剩下一堆廢鐵”,看著曾經的廠區,湖南省振興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麻成紹只能嘆氣。這里曾是公司名下一家收入過億的硫酸廠,因為違反環保規定被責令停產整改,整改不到位成為“不良企業”。
2015年4月,已停產3年多時間的花垣縣振興硫酸廠主動申請關閉。麻成紹說,下一步就是拆除設備設施,廠區廢鐵變賣,修復廠區生態環境。
振興硫酸廠的結果,也促使其母公司湖南振興股份有限公司越來越重視環保。公司下屬的電解錳廠如今也正在積極升級污水處理能力。麻成紹介紹說,近年來,電解錳廠已經累計投入近5000萬元建設、升級污水處理設施等。“現在,電解錳廠已經整改完成并向環保部門申請驗收,等待驗收后就可以正常生產。”
“現在企業對環保投入都越來越大,特別是在企業環境信用評價中被評為不良和有風險的企業,都會主動和環保部門溝通,積極整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環保局污管科副科長石文君感觸很深,2013年到企業下達環境信用評價參評通知書時,企業置之不理。2014年,企業態度明顯轉變,而且都能主動反饋情況。“因為企業的環境信用評價也作為金融機構支持貸款、優惠貸款、限制貸款和不予貸款的主要依據。”
以往,很多“環境不良企業”在面對執法部門時,慣用的手法是“躲貓貓”;現在,不僅不躲了,少數企業還會迫于壓力主動申請將企業關閉。據湖南省環保廳有關部門介紹,今年以來,僅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就有6家“環境不良企業”主動向政府遞交報告,申請將企業關閉淘汰。
相關鏈接
什么樣的企業將被亮紅牌?
根據年初湖南省環保廳發布的《湖南省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管理辦法》,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就應該被認定為“環境不良企業”。
1.年度內有3項次以上(含3項次)監測結果超標;或有1項次以上(含1項次)重金屬因子超標3倍的監測結果。
2.主要污染物超總量排放,超許可量在20%以上。
3.未完成年度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
4.危險廢物或放射性廢物未按規定處理處置;未按規定持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
5.違反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或環保“三同時”制度。
6.未按規定持有《排污許可證》或《輻射安全許可證》。
7.受到停產整頓,責令停產、停業、關閉,暫扣或吊銷許可證等行政處罰;或拒不履行各種環境行政處罰和環境行政命令;或涉嫌環境犯罪的。
8.存在偷排、私設暗管或旁路排污、擅自拆除或閑置污染防治設施、弄虛作假、阻撓拒絕環境執法檢查和環境監測行為。
9.因環境問題被群眾投訴,情況屬實且沒有整改到位,造成較嚴重社會影響。
10.發生較大、重大、或特大環境污染事故。
11.其他情節較嚴重的環境違法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