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下本土企業面臨兩難
編者語: “金融海嘯”還有繼續,中國的實體經濟開始受到影響, 而在電氣領域,一些國際巨頭仍在有條不紊地加強在中國的部署。如GE在杭州建成內燃機組裝備線、ABB擴大廈門中壓產能、阿爾斯通宣布中國將占其全球業務的35%……
“金融海嘯”還有繼續,中國的實體經濟開始受到影響,媒體關于企業破產、員工下崗的報道越來越多。而在電氣領域,一些國際巨頭仍在有條不紊地加強在中國的部署。如GE在杭州建成內燃機組裝備線、ABB擴大廈門中壓產能、阿爾斯通宣布中國將占其全球業務的35%……
相比于外企在華的積極,國內企業保持謹慎低調。
相關人士說,這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好機會,因為國外企業價值被低估,是收購并擴大發展的好時機。可是,因為海外金融危機的影響,又因為中國市場的巨大和政府對于基礎設施建設的鼓勵,使得中國成為眾多外資企業釋放其壓力的極好市場,西門子、施耐德電氣等國際巨頭在華的產品線已開始在向中端甚至低端拓展。
這時候,中國本土企業面臨著比平時更為嚴峻的考驗:一方面,要忙于守,在中國本土市場,已經占據的中低端市場能否接受國外品牌及產品的擊沖,守住自己的據點甚至擴大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在“守市場”的過程中,是否有足夠的財力和政策資源支持其在海外的擴張?
這恐怕值得本土企業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