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消費傾向調查:“80后”將是新需求群體
“80后”群體是在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的個性特點、價值觀和生活態度都與“80前”有著巨大的差異。“80后”對汽車消費持怎樣的態度?對汽車有怎樣的要求?哪類汽車將成為他們的需求熱點?這些是每一個汽車企業都必須思考的問題。
車型年輕化、購買力年輕化已經成為當前車市消費的一大趨勢。
在近幾年乃至未來很長時間內,被稱為“80后”的新一代人群將成為汽車消費市場的中堅力量。能否贏得這一消費群體,占領這一市場,決定著汽車廠商在未來中國市場的發展狀況,甚至生死存亡。
在2009上海國際車展來臨之際,《每日經濟新聞》聯合慧聰鄧白氏研究、MSN中國及際恒公關顧問機構共同推出了“汽車消費傾向調查”,這項調查旨在了解未來主流消費人群對汽車消費以及有車生活的態度,以此為汽車行業企業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
在本次調查中,“80后”人群占到了總樣本的六成以上。被調查者中有近三分之二為男性。九成多的受訪者擁有大專或本科及以上學歷,受過很好的高等教育。
八成“80后”尚無私家車
此次調查的“80后”受訪者之中,有23.2%的人擁有私家車,“80前”受訪者中擁有私家車的占到46.79%。該結果一方面表明,“80后”群體受到購買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尚未成為現有汽車市場的主力;另一方面也意味著,若想進一步擴大這一市場的上升空間,還需要進一步培養和挖掘市場需求。
在對80前后的兩個人群進行對比后發現,對汽車的需求達到“生活必需”程度的“80后”人群僅為“80前”的三分之二。而表示“不太需要”或“沒有必要”的“80后”人群達到一成以上(11.6%),高出“80前”人群一倍多。并且從更換或購買車輛的時間上看,購車并不是“80后”人群目前主要考慮的問題,所以在半年內購車者最低,但三年以后會有購車需求的人群數量達到最高。
從而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有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企業熱衷于和全國諸多名牌高校進行合作,或贊助或獨家支持校園活動。樹立或提升汽車品牌在大學生心目中的形象,贏得良好的口碑,培養中國未來精英人群或最具有購買潛力人群的汽車品牌觀念,是他們大手筆投入的初衷。
偏愛德系選車感性重于理性
從傾向購買的車輛所屬國家來看,德系車占到半數以上,這是兩類人群表現出的共同特征,主要歸功于大眾系列長久以來在國人心目中樹立的良好形象。日系車憑借其舒適、節能的產品特點也同樣得到中國用戶的肯定,排名次席。中國本土汽車制造業經過幾年的努力,終于讓自主品牌占據了用戶心中第三的位置。但它在“80后”心中的地位與“80前”人群相比還有稍許差距,本土企業要想占領這一市場,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問到最想購買的汽車品牌時,大眾系列在兩個人群中都位列首位。“80前”用戶在汽車品牌的選擇上更加追求實用性和商務性,而“80后”往往追求高端,不切實際,不考慮自身承受能力,完全憑借喜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