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政策制約購物網站難成汽車銷售新渠道
春節過后,購物網站逐漸被汽車經銷商看好。既有4S店上網“抓”客戶,也有新公司借光“調查市場”;從售價百萬元的大眾途銳到三萬元的奇瑞QQ,甚至售價接近500萬元的超級跑車都能在網上找到賣家。但是,受到汽車產品特殊性的制約,網上交易的誠信和便利性仍然被眾多潛在消費者質疑,寧可選擇線下交易,以避免可能存在的“麻煩”。
有業內人士評價,購物網站僅是消費者獲得消息的來源,短期內還難以成為汽車經銷商降低銷售成本的有效渠道。
網絡售車現象天價跑車網上充當“探雷針”
一輛售價462萬元、由MOSLER出品的MT900S跑車在某著名購物網站上掛牌出售已達3個月。但這輛“天價”跑車并不能在北京上牌,即使有了訂單,大洋彼岸的制造商也不能保證供貨。“天價”跑車只是那家神秘四川公司調查市場反應的“探雷針”。
據介紹,MOSLER公司于2002年注冊成立,生產比賽用車,其產品MT900S跑車每年只生產五輛,在北美市場的銷售價為21.5萬美元,約合172萬元人民幣。
據消息的發布者吳先生介紹,MT900S跑車由四川國立通匯實業有限公司代理國內銷售。自2006年11月發布信息后,提出看車并表達購買意向的潛在消費者已經達到兩位數。但由于沒有現車,很多潛在客戶敲起了“退堂鼓”,至今也未簽下一張訂單。吳先生沒有透露具體的潛在用戶數量。
吳先生說,由于年產量較低,接到訂單后也要再和美國方面進行確認。能否拿到車,還要看和廠家的溝通。在網上銷售的初衷也只是為了試探市場的反應,宣傳公司的進口汽車代理業務。
雖然吳先生保證該車是通過正規渠道進口,但他承認,該車在北京可能無法上牌,保養、保險也需車主“自謀生路”。吳先生強調,銷售公司可以提供上門維修服務。如果問題無法在當地解決,且等待維修時間超過保修期,則需要客戶把車輛運回公司進行維修。
至發稿前,記者在商務部網站和四川省114查詢臺都沒有查到吳先生所說公司的注冊和登記信息。
網上尋客店里成交
除了天價跑車外,購物網站上也有不少量產車銷售。從售價近百萬元的途銳到3萬元人民幣的奇瑞QQ都有銷售,但至今無人愿意在線上完成交易。購物網站只是汽車銷售公司招徠顧客的手段。
花鄉橋豐田4S店的銷售顧問馬先生告訴記者,在網上發布售車信息只是個人行為,從未打算能通過網絡成交,只是希望有更高的知名度,借此提高銷售業績。
大學畢業后就到北京祥瑞通汽車有限公司作銷售顧問的夏先生已經嘗到網絡銷售帶來的甜頭。截至上周,夏先生已通過在購物網站發布出售信息的方式賣出了10輛中順面包車。夏先生說,最初只是想嘗試拓寬銷售渠道,但實際的“集客”效果卻超出想象,已與超過50位客戶建立聯系。雖然客戶都是被邀請到店里看車,并最終完成交易,但網絡平臺仍然只是客戶與經銷商聯系的橋梁。
消費者觀點
信賴“一手交錢,一手交車”
雖然網絡能夠帶來用戶,但花鄉橋豐田的統計數據顯示,成交的客戶中,沒有一單是通過網絡完成交易。花鄉橋的銷售顧問告訴記者,用戶都是到店看車后才決定是否購買,畢竟汽車的交易金額較大,客戶傾向于“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劉先生表示,雖然支付寶交易比較安全,但是萬一有問題容易互相推諉。如運輸途中出問題,責任也很難分清。經常在網上購物的李小姐告訴記者,既然決定買車,就不怕多跑幾趟,免得日后麻煩。
現在處境
受政策、誠信制約難成氣候
網上賣車在國外早有先例。通用汽車巴西公司通過網絡直接將購車者與公司巴西總裝廠以及遍布全國的470個經銷商連在一起,并在2000年成功地銷售了56%的新款雪佛萊Celta汽車。
2007年的1月18日,96輛標致1007型汽車通過一家名為“私人銷售”的網站,以低于新車價31%的售價在線銷售,一輛車可以節省5000歐元。雖然這些車都被標明是二手汽車,但都是由標致公司上牌,平均行駛里程不足40公里。
有業內人士評價,汽車銷售成本接近車輛總價的25%,網絡銷售的應用將幫助降低用于汽車銷售的直接支出。但在國內,汽車廠家的網絡直銷行為還不被允許;受政策、誠信等問題的制約,汽車的網絡銷售短期內難以成為擴大汽車銷量、降低銷售成本的有效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