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年中國電機行業發展趨勢及行業競爭力調查研究分析報告
從2006年和2007年中國電機行業發展來看,總體上處于增產不增利的尷尬境地。原材料、燃料、動力等購進價格攀升是行業利潤降低的重要原因。盡管電機行業也上調了產品價格,但其漲幅遠低于成本的增幅。事實上,成本上升的苗頭從2005年底就開始顯現,2006年整個電機行業由于原材料上漲損失利潤幾億元,2007年電機行業成本仍然維持高位振蕩,而國際原油價格在2007年末突破百元關口,這也預示著電機行業在2008年仍然要面臨成本居高不下的難題。
此外,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辦《關于加快關停小火電機組的若干意見》實施以來,“上大壓小”工作在各地區、各部門緊鑼密鼓地展開。受這一政策的影響,發電設備行業中電機生產企業包括小型電站鍋爐、小型電站汽輪機和發電機的企業已經出現訂單明顯減少的跡象。同時,來自主要行業產業的變化對電機市場也產生影響:造紙、軋鋼、橡塑、房地產等行業投資速度相對減慢,市場需求不足導致直流電機和一部分交流電機需求量減少。電機行業還受到了節能減排的影響,目前在中國,電機用電量約占全國用電量的60%,而我國電機的平均能耗又明顯高于國外。因此,中國電機系統的能源節約存在著巨大的提升潛力,提高中小型電動機的能源效率,是工業終端設備節能的一個重要方面。
雖然面臨諸多困難,但是從2007年前三季度的表現來看,2007年整個行業仍將保持15%~20%的增長。市場增長一方面來自于國際市場需求的增長,另一方面,來自于汽車、家電等消費行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