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線電纜行業掀起“綠色浪潮”
今年7月1日將實施的歐盟羅斯指令,期限已日益逼近。電線電纜產品出口歐盟遭遇技術壁壘,已在業界預料之中。然而所受影響不僅是出口工作,由此引發的爭奪國內綠色環保型電線電纜市場的競爭也被推到前沿。
企業拼殺的火藥味日漸濃烈,隨之而來的將是電線電纜行業的新一輪“洗牌”,行業格局或許會發生巨變。
歐盟:不是“綠色”拒收
有關資料顯示,目前,歐洲、美國、日本已嚴禁使用或進口非環保型電纜。歐盟羅斯指令中規定:投放市場的電氣設備產品中不能含有鉛、汞、鎘、六價鉻、聚溴二笨醚、聚溴聯苯六種有害物質,歐盟相關指令既是對綠色環保工作的重視,也是對電線電纜產品出口到歐盟形成的技術壁壘。
這表明,不是“綠色”的電纜產品,歐盟拒不接收。
目前我國企業生產的電線電纜產品大量的是傳統產品,多年來,國內市場上使用的電纜電線,其絕緣材料主要是聚氯乙烯和聚乙烯材料。這種采用傳統的聚氯乙烯、聚乙烯工藝生產的電線電纜短路時易發生火災,燃燒時煙氣密度大,并可產生大量有害鹵素氣體,直接危害用戶的身心健康和財產安全。
很顯然,今后這些產品都無緣再登陸歐盟、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市場。
不久前,有關部門的市場調查報告表明,目前,歐洲、美國、日本等國對所使用電纜的要求越來越高。明確規定須符合無鹵、低毒、阻燃、燃燒時發煙量低、不產生或少產生腐蝕性氣體和有害鹵素氣體、不含鉛等重金屬、不污染土壤、耐熱溫度高、廢舊電線材料可回收使用等標準和特點。尤其是對產品的安全性、無毒性、難燃性等指標格外重視。
隨著環保要求的提高,環境保護越來越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同時,電線電纜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也越來越受到業界的重視。
目前,瑞士、德國、瑞典、美國、日本等國家,對生產電纜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不含有鹵素,不產生有害氣體及腐蝕性氣體,并已制定了嚴格的法律,限制并將最終取消PVC的工業應用。
歐共體在多年前就對鉛、鎳等重金屬實行了嚴格的限制,并建立了生態管理和審核體系,要求制造商必須全面遵守當地及歐共體的環保法規。因此,歐共體近年頒布的無鹵阻燃電纜標準,是具有環保要求的無鉛、無鎳型電纜產品的標準。
奧運場館:須“綠色”裝點
電線電纜產品國外市場遭遇壁壘,國內也難滿足市場所需。最新行業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具備生產環保電纜的能力,但這些產品只是用于電力電纜方面,而用于設備方面的環保型程控電纜數量很少。
“2008年奧運村將全部采用環保型建筑材料,非環保型電纜不可能獲得任何機會”北京市政府向國際奧委會的這一承諾,使傳統電纜產品無用武之地。顯然,開發綠色環保型電線電纜,取代傳統電線電纜已成為當務之急。
近年來,在國際電線電纜行業的信息交流中,多次傳遞了“綠色環保電纜已成為當今世界電纜制造業的發展方向”這一信息。為此,我國近年來逐步頒布了若干行業標準。由此也透視出我國對環保工作的重視。
在這些標準中,與環保有關的指標并不低于國外的同類標準。國標GBl6487.9-1996《進口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廢電線電纜》中,規定了在進口廢電線電纜、鉛及其化合物的廢物,不得超過進口廢電線電纜重量的萬分之一。
1998年,北京市供電局頒文規定,在所轄系統禁用PVC電纜。2001年,有關部門頒布了光纜用低煙無鹵材料相關標準。同年,公安部頒布了阻燃及耐火電纜分級和有關要求。2002年,北京市政府向國際奧委會承諾奧運村將全部采用環保型建筑材料。并做出決定,從2002年年底開始,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大型公共活動場所,禁止使用PVC等非環保型電纜產品。2008年的北京奧運村、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都宣布了將全部使用環保型電纜產品的相關政策規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