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業走出困局:機遇與挑戰并存
對鋼鐵行業來說,同樣的春天,感受卻完全不一樣。去年的此時,經歷了2007年全行業發展高潮后,鋼鐵行業不僅交出了一份亮麗的年報,行業發展如火如荼,鋼價節節攀升,各大鋼鐵企業笑逐顏開,紛紛上馬新的項目。然而,一場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使得整個鋼鐵產業陷入了水深火熱的境地。2008年下半年,受鋼價急劇下跌及產需快速下滑的雙重壓力,鋼鐵行業的經營業績也一落千丈,鋼鐵企業紛紛傳出“遇寒”的消息。
全行業業績大幅下滑
4月30日,隨著鋼鐵類上市公司2008年年報落幕,鋼鐵行業的經營情況清晰地呈現出來。統計數據顯示,34家鋼鐵上市公司中僅有4家公司業績同比增長,行業三大龍頭企業寶鋼、武鋼和鞍鋼股份業績分別下滑了49.21%、20.41%和60.28%。而全部上市公司業績同比整體下滑幅度則超過了50%,八一鋼鐵2008年凈利潤同比下降達74%。除了業績大幅下滑,虧損的公司也不在少數,如長城股份、攀鋼鋼釩、韶鋼松山、廣鋼股份等6家上市公司虧損總額就達到了35億元。而就在2008年的上半年甚至前三季度,鋼鐵類上市公司業績都還處于高盈利時代。如八一鋼鐵去年1月至9月實現凈利潤5.13億元,去年第四季度虧損則高達4.09億元。
年報顯示,導致鋼鐵業業績下行的首要原因是,需求萎縮導致的鋼價下跌,從而使鋼鐵公司的毛利率降低,并增加了存貨減值損失。數據顯示,34家鋼鐵上市公司2008年計提資產減值損失高達185億元,其中更以鐵礦石等原燃料減值損失最為嚴重,再就是2008年鋼價暴跌后的產成品的減值損失。如重慶鋼鐵2008年資產減值損失達97.75億元,是2007年的9倍。
國信證券鋼鐵行業分析師鄭東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去年9月以來我國鋼鐵行業經營陷入困境,隨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房地產、機械、造船等用鋼行業進入調整期,市場供需關系發生逆轉,鋼價不斷攀升的“盛世”局面戛然而止,鋼鐵企業的盈利能力也應聲大幅下滑。而這種全行業的虧損仍在繼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2月份全國71家大中型鋼廠虧損15.11億元,虧損面達到37.14%;3月份虧損在繼續加大,甚至比1、2月份還要嚴重。
振興規劃促行業走出低迷
面對國內外鋼鐵市場持續低迷,觀望氣氛濃重的大背景,今年以來國務院部署了一系列促進鋼鐵市場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如《鋼鐵產業振興調整規劃》、提高部分鋼鐵產品出口退稅率、鋼材期貨上市等政策措施還是給鋼鐵行業帶來了積極的變化。近期國內鋼鐵行業出現交易增加、市場回暖跡象。
“今年以來,隨著國家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臺,作為建筑、汽車、機械等行業基礎原材料的鋼鐵行業出現了回暖跡象。”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巡視員賈銀松說。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最新數據,在全球其他65個產鋼國前兩個月粗鋼生產下降37%的背景下,一季度我國粗鋼產量仍實現了1.4%的增長。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業內對于經濟刺激計劃對鋼鐵行業的拉動效應以及行業振興規劃對鋼鐵行業的長遠發展寄予厚望。
分析師秦曉斌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政策驅動和環境持續改善的預期下,國內對鋼鐵的需求將逐步上升,行業底部已經基本確立,鋼鐵行業盈利改善是可以預期的。”此外,“經歷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兩次去庫存化生產后,高價原材料已基本消耗完畢,并且大多數公司年報中已計提大量的存貨跌價準備,在下游需求好轉,以及經濟刺激計劃全面展開帶動二季度鋼鐵需求旺季的到來,鋼鐵企業盈利能力有望觸底回升。”
分析師認為,鋼鐵行業振興規劃照顧到了鋼鐵產業發展的短、中、長周期,尤其是淘汰落后產能和兼并重組對鋼鐵產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預計2009年鋼鐵行業將迎來兼并重組高潮。“并購重組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將是我國鋼鐵業的發展主線。”著名經濟學家許小年表示,在行業整體不景氣之下,鋼鐵業已經明顯出現產能過剩,因此未來鋼鐵業的投資水平將會降到很低。這種情況下,整合國內現有資源、優化原有產能成為行業發展戰略的主要方向。
走出困境仍需加快結構調整
不可否認,盡管相關數據透露出回暖的跡象,但就此斷言鋼鐵行業已經走出困境為時尚早。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鋼鐵行業仍面臨著生產總量過剩,市場需求減弱的不利局面。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國粗鋼產量12744.35萬噸,同比增加174.92萬噸,增長1.39%;一季度平均日產粗鋼141.6萬噸,相當于年產粗鋼5.17億噸;并且總量水平呈逐月上升態勢,鋼鐵生產總量明顯過高。
“國際金融危機在給鋼鐵產業帶來巨大影響的同時,也成為產業結構調整的好時機。”賈銀松如是說。《鋼鐵行業振興規劃》對2009~2011年的鋼鐵行業發展作了全面部署,壓縮總量、淘汰落后產能、聯合重組、技術進步、自主創新、節能減排成為未來3年鋼鐵行業發展的總方向。
丁根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09年,鋼鐵企業當前應主動調整品種結構,圍繞4萬億元投資計劃和輕工、石化、汽車、裝備、船舶、物流等行業的調整和振興規劃,增強調整品種結構的主動性和前瞻性,滿足用鋼行業對鋼材品種、質量、性能等方面的新需求。
針對下一步淘汰落后產能的規劃目標,5月3日,發改委指出,鋼鐵方面要按期完成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產能和20噸及以下轉爐、電爐產能。到2011年,再淘汰落后煉鐵能力7200萬噸、煉鋼能力25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