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冰生:鋼鐵企業須具備三種功能
鐵工業協會會長羅冰生4月3日撰文稱,我國鋼鐵工業全行業的能耗水平同國際先進水平比較,總體上存在20%左右的差距。今后應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這將是鋼鐵工業轉變增長方式的最佳選擇。羅冰生明確指出,應以鋼鐵生產企業為核心建設循環鏈。
發展循環經濟遵守三大原則
羅冰生指出,轉變增長方式,發展循環經濟是我國鋼鐵工業發展面臨的歷史性重大任務,也是鋼鐵工業由大變強的必由之路。他說,發展循環經濟的主體是鋼鐵生產企業,要遵守三個原則。
三個原則即鋼鐵生產過程要求做到三個最大化:一是最大限度地減少資源投入;二是最大限度地實現生產過程資源循環利用,提高資源有效利用率;三是最大限度地減少廢棄物排放和實現廢棄物回收利用。羅冰生指出,發展循環經濟要求企業必須全面具備三種功能,即鋼鐵產品制造功能,生產過程能源轉換及回收利用功能,社會廢棄物的消納處理功能。這是對企業功能定位的提升,既強調了企業的經濟責任,又強調了企業在整個社會和生態資源保護中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對企業提出的新要求。
循環鏈建設以生產企業為核心
羅冰生指出,鋼鐵工業發展循環經濟,關鍵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增長方式,優化產業結構,推進科技創新,企業重組和淘汰落后,廣泛采用先進工藝技術。他說,建設循環鏈,包括以零排放為目標,建設鋼鐵生產過程的三個循環鏈;建設鋼鐵企業與相關企業的產業之間的循環鏈;建設鋼鐵產品出廠、社會消費、消費廢棄物回收利用的循環鏈三個方面。
經濟發展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發展循環經濟的目標、側重也有所不同。因此羅冰生指出,我國鋼鐵工業發展循環經濟,應當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循環經濟之路。政府、企業、公眾三個方面應共同參與,堅持開展節約并重、節約優先,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在資源開采、生產消耗、廢棄物產生、消費等各個環節,建立和健全整個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并形成相應的工作機制和體制。
羅冰生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在制定鋼鐵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時,應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主要內容。同時,充分發揮政府的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的作用,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地位作用,提高全社會成員的資源節約和環保意識,建立企業年報制度,定期向社會公眾報告發展循環經濟目標、責任的完成情況,接受社會公眾的民主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