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看空氛圍濃重“銅博士”隱憂:庫存創十年新高
如果說,銅價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銅庫存就是銅價的“體溫計”。近來,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庫存創十年來新高,這令有“銅博士”之稱的金屬銅擔憂:庫存這么高,需求上不來,這銅價能不下去嗎?
分析人士稱,由于二季度中國銅需求料將回升,銅價企穩可能性較大,但大周期銅價向下趨勢亦幾無變數。
滬倫兩市庫存高企
一直以來,高庫存就是銅價的“心病”,從近期市場來看,這塊“心病”愈發嚴重了。
倫敦、上海兩市庫存均創十年來新高。數據顯示,截至3月22日當周,倫銅庫存續增5025噸至562472噸,創下2003年10月以來的高點;同期滬銅庫存23.9萬噸,刷新2002年7月以來的高點。
銅庫存,分為顯性和隱性庫存,有公開的統計數據是顯性,而如社會庫存、保稅區庫存沒有官方統計的則成為隱性庫存。自去年以來,市場一度傳聞上海保稅區銅庫存達到近100萬噸,這部分銅主要用于融資,其最終會否真正進入產業供需尚不得而知。
中證期貨研究所分析師吳鍇表示,最新的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報告說,如果不是中國去年大量的進口銅進入保稅區,全球銅供應其實進入到過剩態勢。數據顯示,中國2012年精煉銅進口量大幅增加20%至紀錄高位的340萬噸,超過2009年創出的前紀錄高位319萬噸。
吳鍇預計,今年全球銅供應將處于供需格局轉變的一年,這種持續增加的庫存量給銅價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如果后期不能看到下游需求的持續好轉,尤其是我國消費旺季如果遲遲啟動,銅價將不太樂觀。
中國需求可能不及過去
“庫存持續增加表明現貨市場消費不及預期,對銅價構成利空。”上海中期期貨分析師方俊峰表示,當前的利空因素主要是國內現貨消費不及預期,且全球宏觀面發生微妙變化,歐債問題重新進入投資者視野,塞浦路斯問題并不會延續很久,市場并無太大必要過分擔憂這個問題;相反,中國現貨消費低迷可能持續的時間較長,7.5%的GDP增速可以令人想象今年有色金屬消費增速會有限。
中國海關最新公布的進口分項數據中,2月中國精煉銅進口量僅21.5萬噸,創2011年8月以來的新低。浙商期貨研究所分析師王琳表示,進出口行為反映出今年國內傳統需求旺季非常清淡,鑒于年內國家電網投資計劃僅增長4%,房地產建設與銷售帶動的五金件、空調、冰箱、產量難以高速增長的需求環境下,供應壓力對中期銅價的影響時間較長。
方俊峰也預計,2013年中國傳統旺季需求料將不及往年,制造業旺季給銅價帶來的利多作用整體有限,但仍然有很多基建項目維持著中國龐大的銅消費。現階段,銅的下游產業中,電線電纜行業的情況相對樂觀。
市場看空氣氛愈濃
近期,國際銅價因塞浦路斯債務問題低位劇烈震蕩,截止到3月19日,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公布的銅期貨基金凈空持倉大增10026手,達到16170手的相對較高水平,占總持倉的9.59%。19日當天,倫銅創出6個月低點,收于每噸7510美元。可見,市場看空氛圍較為濃重。
王琳表示,投資基金大量增持凈空單與宏觀風險事件密切相關,短期內該風險事件已經得到緩解,預計投資基金空頭的主動減持,將令國際銅價近期難以再創新低。
吳鍇說,目前市場仍然比較憂慮的還是來自于歐洲,前期塞浦路斯問題讓投資者信心受到打擊,但市場已在逐步消化這些利空因素,歐洲利空因素屬于短期干擾,不構成持續性影響,主要還是要看全球經濟的趨勢性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