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重科兩年高壓振興規劃解決庫存問題
春節過后,裝備制造、船舶工業等行業振興規劃通過,促使相關機械板塊活躍。但仍然不掩投資者對去年因全球經濟下滑導致機械庫存的擔憂。
機械板塊在板塊輪動中能行多遠?機械行業各細分子行業的庫存如何?
“總體看來,去年三季度庫存對機械行業影響最大,第四季度都在做去庫存這件事。但是今年已經明顯好轉。”長江證券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機械分析師對理財周報記者說。
國泰君安策略團隊在2月初的一份報告中稱,去庫存化已經進入第三階段。即:合理庫存(或庫存增速)下降階段。
中國船舶訂單排到2013年
2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船舶工業調整振興規劃。
國金證券報告指出,振興規劃對油船單殼改雙殼的產業升級有一定利好作用。
振興規劃涉及的上市公司包括有廣船國際(600685.SH)和中海集運(601866.SH)。全國最大的散裝船制造商外高橋造船就隸屬于中船集團;中國船舶(600150.SH)和廣船國際的產品基本代表相應領域的國家水平,淘汰落后產能對這兩家公司的發展相對有利。
“船舶制造去庫存化問題很少。”東方證券機械行業資深分析師周鳳武對理財周報記者稱。根據其對中國船舶的調研,該公司的訂單已經排到2013年。
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詢問中國船舶,該公司董事會秘書辦的楊先生證實了這點。根據楊先生的說法,“公司已經開始接2012年的訂單。還沒有排滿。”按照他們的計劃,通常本年接次年的訂單,其說法同周鳳武吻合。
近期BDI指數的提升,給船舶制造公司的產品訂單和價格提升帶來了有利的影響。
BDI指數2008年由11000多點暴跌至千點以下。受此影響,干散貨船東也紛紛推遲或撤銷在建船舶。而干散貨船是近年來國內造船企業訂單最主要的部分。不過,近期全球干散貨市場已經開始出現回暖跡象,至2月11日,已經連漲17天,近4個月來首次站上2000點關口。
根據行業慣例,BDI目前點位對應船東的保本價格在每艘船成本7000萬-7200萬元左右,而如果BDI反彈到3500點,船價則可能漲到8000萬左右。
東方證券機械行業資深分析師周鳳武判斷,該行業依托訂單充分和原材料成本大幅下跌的形勢,2009年同比會有20%-30%的增長。
作為港口機械及大型鋼結構制造商,振華港機(600320.SH)雖未及中國船舶等整船制造企業受振興計劃刺激大,但其訂單狀況也相對健康。
“2009年的訂單基本落實,2010年已經開始接單。”振華港機董秘辦公室一位先生稱,“產品庫存基本不成問題。但是一些原材料例如鋼的庫存還有一些。”
從 申銀萬國調研結果看,振華港機2008年產值為280億元,同比上升了33.33%;2009年計劃產值為350億元。
洪都航空董秘:庫存沒問題
航空制造業將受益于《2008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較大的受益上市公司包括航空動力(600893.SH)、洪都航空(600316.SH)、西飛國際(000768.SZ)。
但國泰君安在2008年年底的報告中曾對一些軍工機械個股表示過憂慮,“雖然洪都航空L-15高級教練機的研發進展順利,但受制于發動機等成附件配套不及時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無法實現量產和正常交付,進而導致了公司2008年前三季度的經營出現下滑。”但日前同委內瑞拉簽訂的出口24架K8教練機的相關合同說明已有所改善。
理財周報記者以投資者名義詢問洪都航空董秘曹春,曹春稱這是他們公司生產特性決定的,因為周期性比較長,所以通常前三季度都不會有第四季度表現那么好。
國泰君安報告同時表示,為美國Eclipse公司加工的艙門和為美國GoodRich公司加工的波音787發動機短艙零部件等業務并未受到美國經濟危機的影響,相關進展仍按計劃有序進行。
但是,由于飛機和相關零部件的生產制造屬于資金密集和技術密集的產業及制造的周期性特征,因此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量較大。
曹春對此回應是,“兩家公司沒有取消訂單。生產仍然正常進行。”但是,因為訂單規模并不很大,所以對公司的資金壓力也沒有多少。
“庫存沒有問題。”曹春明確表示。但具體訂單和數字卻表示不便透露
中聯重科:振興計劃解決庫存問題
根據中銀國際去年第四季度發布的報告,中聯重科(000157.SZ)的銷售情況低迷,存在較大庫存壓力。
報告中稱,中聯重科的混凝土機械面臨較大壓力,其中泵車由于使用成本較高,下降最快,10月-11月份銷量呈現一定程度下降。12月以來,銷量環比略有好轉,而且市場反饋的需求信息明顯增加,但相關投資項目沒有落實,因此需求意向還沒有形成現實的訂單。
中銀國際認為,未來2年公司的混凝土機械仍將面臨較大壓力。在國家投資等因素的拉動下,2009年上半年,公司混凝土機械銷售有望走出低谷,下半年呈現一定程度的恢復性增長,全年銷量與2008年基本持平。2010年,預計公司混凝土機械增長9.8%,與行業同步增長。
對于目前的庫存情況,中聯重科投資證券部人士表示,具體的數據要4月份年報披露才知道。不過,日前裝備制造產業振興規劃的出臺,在工程機械主營業務上已經有所反映。對企業去年三四季度加壓的庫存有很大的幫助。
三一重工副總裁何真臨上周對媒體表示,自公布計劃后,連日來訂單量的高企,“讓公司體會到春江之水回暖的跡象”。
從去年12月起,三一重工(600031.SH)部分產品如樁工機械開始出現供不應求局面,今年2月份以來,各地分公司所接訂單數量也已全面超過去年。日前,三一重工與德國北威州政府簽訂協議。三一重工將在德國科隆市投資1億歐元建設研發中心及機械制造基地。
柳工(000528.SZ)股份公司總裁曾光安認為,支持裝備制造骨干企業進行聯合重組,建立使用國產首臺(套)裝備風險補償機制,增加出口信貸額度等,對于企業經營來說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柳工是機械行業中綜合質量最好的一家公司,庫存狀況也很好。”東方證券機械行業資深分析師周鳳武對本報記者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