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上漲阻力重重
周交易日開啟的經濟數據“頭炮”——中國10月財新制造業PMI終值意外向好達到48.3,創6月份來新高,大大高于市場預期47.6和前值47.2。 而與此形成對比,10月中國官方制造業PMI環比較9月持平,為年內第二低水平,但財新和官方制造業PMI均仍處于50以下的收縮區間,顯示出中國需求低迷仍是經濟主要的問題。
當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的爭議已與美聯儲何時加息共同構成金融市場多空的兩大核心焦點。就趨勢來看,今年以來中國制造業形勢仍嚴峻,小企業融資難未好轉,制造業下行壓力已經使得市場對壞消息習以為常,并進一步認為沒壞消息就是好消息,在總體產能過剩、需求改善乏力的大背景下,各種穩增長措施或能短期托底,但不能解決中國經濟的深層次問題,市場整體信
心難短期逆轉,然而部分金融機構對中國政府“穩增長”政策效果不乏樂觀預期。
本周一中金公司發布報告并上調中國今明兩年GDP預估,因預計經濟改革或取得實質性進展,中國經濟增長可能在連續6年放緩后企穩。該機構預計,今年中國第四季度GDP增速持平三季度,仍為6.9%,對今明兩年中國GDP增速預期分別上調0.1和0.2個百分點至6.9%和6.8%,預計2017年增速持平明年;預計2016年和2017年CPI分別為1.3%和1.5%,在2017年年中前,PPI可能繼
續保持通縮態勢,直到2017年年中制造業才可能恢復供求平衡。
中金報告中稱,中國央行將保持貨幣寬松,無風險利率將繼續下行,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也會加大財政刺激,預計明年預算赤字占GDP的比例將從今年的2.3%擴大至2.9%,國債發行量或明顯增加,地方政府將繼續實施大規模的債務置換,政策性銀行的債券發行將繼續在財政刺激中發揮積極作用。報告還預計,人民幣匯率將保持基本穩定,明年底人民幣兌美元為6.5。
然而,對于有色等大宗工業品來看,中國經濟調結構的過程中,制造業等實體產業供需未見改善,內需增長乏力拖累金屬實物消費,而融資降溫弱化商品金融屬性,產業實體面對中央刺激政策的現狀并不盡如人意,有色等傳統實體行業面臨“望梅不止渴,畫餅難充饑”的困境,在礦物緊缺或冶煉大規模減少之前,銅鋁鋅鎳等有色金屬仍呈現供大于求的弱勢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