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研發能力薄弱掣肘微特電機業發展
我國微特電機行業“十五”期間得到快速發展。其顯著標志是應用領域不斷拓展,用量不斷增大。隨著電力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可以肯定,今后5年微特電機行業將會繼續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
然而旺盛的市場需求與行業技術研發能力薄弱的矛盾已日益顯現。這一趨勢,引起企業的關注。最新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微特電機的年產量約40億臺,占全球份額的50%以上,產值約300億元,占全球份額約三分之一。這種產量與產值不成比例的現狀,充分說明我國微特電機行業技術含量不高,市場競爭不具優勢。
總體布局呈現“南強北弱”
行業統計資料表明:目前,微特電機制造企業數量近千家,除了部分原國有企業外,大量的民營、獨資企業不斷涌現。這些企業的特點是品種單一,產品技術含量低,但生產手段先進,產量很大。廣東、上海、浙江和江蘇的企業數量已占全國的80%,且大部分是民營企業。日本萬寶至馬達公司、香港德昌電機公司、三協精機制作所等著名公司在此地區均有獨資企業,為此,該區域已成為電機配套能力最強的地區,行業總體布局呈現“南強北弱”之勢。
微特電機行業是適應我國工業發展對電機的需求,逐步建立并完善起來。20世紀60年代初期建成了許多專業生產微特電機的企業和研究所,自行設計了接觸式自整角機、交流和直流伺服電機等多種微型特種電機產品。80年代,為滿足家用電器市場需求以及微型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和普及,引進了步進電機生產線,并開發了寬調速直流伺服電動機和軍用微特電機。90年代以后,由于國外市場的轉移,微特電機行業的發展速度加快,推出了永磁交流伺服電動機、無刷直流電動機等新產品。同時,隨著控制理論的進一步完善和集成電路的廣泛應用,電機控制技術獲得迅速發展。
微特電機屬于勞動密集型產品,目前發達國家已轉向國外采購或定牌生產,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便顯現出來。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給企業帶來良好的發展機遇。經過20多年的發展,生產技術水平明顯提高,為我國微特電機行業未來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研發力薄羈絆行業前行
目前,我國大部分微特電機企業已經具備較強的生產能力,但與國外相比,明星企業尚不多見,技術水平仍然不高。究其原因是科研投入少,且效率低,技術力量分散。雖然生產的主戰場在企業,而國家有限的資金大部分投入到高等院校。由于院校成果產業化的能力很薄弱,因此,難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也加大了我國微特電機技術與國外發達國家的差距。
目前產品不盡人意的主要表現是:質量不穩定,可靠性差。產品性能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指標與國外產品差距較大;有些獨資企業的產品雖屬中檔水平,但研發機構均設在本國,技術含量高的高速精密無刷主軸電機、高精度步進電機等產品尚未在我國生產;技術標準低,產品壽命指標遠遠低于國外;技術開發能力薄弱,高等院校的開發力量雖較強,但產、學、研結合不理想,科研成果轉化慢,商品化率很低,理論成果多且深,但應用技術水平不高。
“交流變頻”引爆無刷電機市場
近年來,硅鋼片和銅等原材料大幅漲價,對微特電機行業造成很大影響,電機出口也面臨歐盟的技術壁壘。為加速行業發展,開發性能優良、技術含量高的產品,成為行業重中之重。
目前我國變頻家用電器正在由“交流變頻”向“直流變頻”轉變。由單相異步電動機供電,現已被永磁無刷直流電動機及其控制器所取代。作為新型機電一體化產品,無刷直流電機其鮮明的技術特征得到業界的廣泛關注,應用領域不斷擴大,用量大幅提高。
首先是家用電器、電動車輛及工業自動化控制領域的應用量逐年增多,甚至是數以億臺計。小型寬范圍調速及伺服驅動領域也大量采用了無刷電機,從而達到降溫、減噪、提高效率的目的。特別是電子元器件技術和工藝性的提高,使無刷電機成為一種十分理想的驅動源。
其次,PC機主軸電機均采用了無刷電機。軟盤驅動器作為一種最好的信息存儲與傳送設備,尤其是近年來由于PC機的迅猛發展而具有廣泛的市場。目前主流產品8.9厘米(3.5in)的軟盤驅動器全球的年銷量已超過1億臺,主軸電機采用的就是無刷電機。
無刷直流電動機在洗衣機中也得到廣泛應用。小天鵝公司是我國最早開發變頻洗衣機的廠家。該公司2001年面世的“變頻王”洗衣機,采用無刷直流電機和PWM控制技術,使洗滌速度和節拍可同時改變,取得了高洗滌、低磨損、免纏繞的理想效果。
機器人的控制裝置已成為無刷直流電機的主要應用領域之一。目前,全世界機器人的擁有量已超過100萬臺,且每年以大于20%的速度增長。同時,近5年來,無刷電機在電動自行車中的應用也逐年增多。電動自行車2000年只有50萬輛,2005年已達到800萬輛,這些領域的需求,引爆了無刷直流電動機的市場。
據預測,“十一五”期間,隨著控制技術的進步,無刷直流電機的使用領域會不斷拓寬,功率等級也會越來越大。技術發展朝高性能、高可靠性、高精度、無刷化、永磁化、機電一體化方向發展。
急需投入邁向技術強國
為盡快發展我國微特電機行業,促進由生產大國向技術強國的轉變,“十一五”期間我國微特電機行業應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增加新產品開發的資金投入。我國已成為世界微特電機生產大國,要向技術強國轉變,急需提高企業技術水平,為此,建議有關部門給予資金支持。目前,民營雖已成為行業主導力量,但面臨的外部環境并沒有改變,人們對民營企業的認識和觀念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政府在管理方式和手段上仍然習慣于以國有企業為主體,對民營經濟保護不夠。導致不少民營企業在土地征用、資金渠道、市場準入等方面受到不公正待遇,影響了這些企業的積極性。為此,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在資金、政策方面為民營企業提供有利條件,促進企業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為了盡快提高產品技術和質量水平,建議大型企業盡快建立自己的技術開發中心,并加大資金投入,加快新產品的開發速度,努力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
加強企業的人才培訓,提高科研人員素質。目前企業技術人才極其匱乏,許多大學不設電機專業,而研究生往往不愿到企業工作。同時,高等院校的研究成果商品化程度差,致使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偏低。另外,科研院所的屬地化也使得這些單位開發產品的積極性和服務的能力有所降低。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加強企業人才培訓。行業協會和高等院校要在這方面有所作為。同時,促進產、學、研相結合,進一步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
加強與國外及海峽兩岸的技術交流與合作。目前國外的微特電機技術,尤其是應用技術水平明顯高于我國企業,我國臺灣地區無刷主軸電機、精密步進電機、高精度伺服電動機等也具有相當高的水平。為促進技術進步,大陸企業要進一步加強與他們的合作交流。
發揮行業協會的協調作用。為促進微特電機行業更快發展,行業協會不僅要發揮企業和政府之間的橋梁與紐帶作用,還要發揮高等院校和企業之間的橋梁與紐帶作用。積極為企業開拓市場服務,為提升行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