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負擔4款采用輕量化技術生產的自主車型
研究顯示,若汽車整車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汽車整備質量每減少100kg,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0.6升。而在駕駛方面,輕量化以后,汽車的整體加速性將會得到顯著提高,操控的靈敏性隨之變高,車輛控制的穩定性、噪音、振動等方面也均有改善。
在輕量化的設計潮流中,自主品牌輕量化技術水平與發展趨勢也可以在購車中作為一個參考的因素。
騰翼C30:整體結構輕量化
在車身設計上,騰翼C30通過全車設計優化組合,仿飛鳥設計,采用長軸距短車身設計,軸距達到2610mm,保證了寬松的駕乘空間;短車身有效的降低了車身的重量;采用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占用空間更小、重量更輕;前置前驅設計,省略了長長的傳動軸,減輕重量的同時減少了功率傳遞損耗。
在使用材料上,騰翼C30在ABC柱內板、前圍板、地板、中通道等位置均采用高強度加磷鋼板代替普通鋼板,加磷強化鋼板具有較高的強度、較好的塑性、良好的沖壓成型性,是一種非常有發展前途的鋼種,可有效減輕車輛自重;騰翼C30搭載了長城汽車自主研發的GW4G15發動機,該發動機和變速箱全部采用鋁合金材質,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的顯著優點。
從制作工藝上,在前門內板等部位利用激光拼焊板,實現不等料厚鋼板沖壓成型技術,在保證車身剛度及強度的基礎上開減重孔,有效降低車輛的自重。
通過車身設計、使用材料和制作工藝三大系統的整體改進,騰翼C30整備質量只有1125Kg,比同類車型少幾十到上百公斤,在A級家轎中成為新一輪“輕量”風暴的標桿。
吉利遠景:發動機減重初露鋒芒
早在2004年豐田將花冠帶到中國,豐田將原來只用于進口車的VVT-i發動機引入到國產車中。2007年吉利宣布4G18發動機投產,吉利公司自己明確表示這款發動機的開發是以花冠的1ZZ-FE為藍本。
吉利技術消化吸收方面下了大工夫,1ZZ-FE上有的那些輕量化設計,4G18上也盡量運用,包括塑料進氣管,而且在一些部件上也大量使用不銹鋼。但是國內的各種條件不如國外先進,基礎性的領域還沒有足夠的技術支持。因此4G18的重量比1ZZ-FE要重,達到111.7kg,但是也比國產所有同級發動機要輕得多,國內企業開發的比較新一代的16V發動機,重量一般也要達到140kg以上。
裝備4G18發動機的遠景整備質量1200kg,這也成為自主車型輕量化設計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