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緊固件急需發展先進制造技術
“21世紀,在技術方面、經濟方面,尤其是宏觀安全方面,人類社會對緊固件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在機械性能上的要求,需要綜合性提高。”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加入WTO五周年以來,中國緊固件行業有了一個飛速的發展,現在中國緊固件產量穩居世界第一位。近10年來,通過合資合作,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引進先進設備和生產工藝、管理手段,積累了經驗,鍛煉了人才,使中國緊固件行業整體水平有了一個嶄新的提升。
然而,我國緊固件行業在產品開發、核心技術方面始終缺乏自主權,缺乏自主研發和自主創新能力。目前,幾乎所有的國外汽車跨國公司緊固件企業,都以各種方式進入我國生產,它們運用自己的先進技術在中國緊固件市場上一步步鞏固自己的陣地,搶占中國的緊固件市場份額,對中國緊固件行業的自主發展形成巨大的挑戰,形勢逼人,不進則退。
當今,隨著人們對提升中國緊固件行業水平的理解逐漸深入,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意識到,如果繼續延續“以市場換技術”的思路,無論企業使用的技術無論多先進,都始終會像個不能斷奶的嬰兒,離不開外國“媽媽”的懷抱,離開了就會“挨餓”。我國緊固件行業已經發展到一定水平了,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到了攻堅階段的時候,不能再依賴別人,大膽突破原材料缺陷關鍵技術和冷成型核心技術,這才是我們要做的和應該做的。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緊固件專業協會高度審時度勢作出了決策,“十一五”期間,要以自主創新提升產業技術水平,發展先進制造技術,鼓勵大專院校、技術研究中心研發機構進入企業,發揮各類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力,鼓勵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加強技術咨詢、技術轉讓等中介服務。原材料價格基本穩定,給緊固件企業提供了發展的良機,不少鋼廠都主動與緊固件企業建立長期合作戰略伙伴關系,這些都為緊固件企業發展壯大大開了“綠燈”。
從成長性來看,中國緊固件市場無疑是全球最具活力及增長潛力最大的市場。不論是民營企業還是國有企業,在過去的一年里,有的表現得還比較短視,希望走“捷徑”的企業大有人在。新的一年,真正的冷思考還沒有成為一種常態,如果有更多的企業想一想“下一步”怎么走,如何定位,這將大有裨益,我國緊固件行業必將從緊固件大國走向緊固件強國,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的日子就為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