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織機械:加快微電子技術的應用
“十一五”期間,衣著用針織機械產品要進行填平補齊和改進提高,積極發展裝飾、產業用針織機械產品。針織設備制造企業,在開發產品過程中廣泛應用微電子技術,提高針織機械產品的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水平,實現微機程控、電子選針和花型準備計算機輔助設計。進一步提高技術水平,擴大筒徑系列,拓寬機幅,增加編織系統數,提高機速,縮小國產針織機械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1)電腦提花圓緯機
實現電子提花技術的突破,實現電子提花三功位編織。與電子技術等部門實行跨行業合作,研究高頻率、高精度、微動程的壓電陶瓷電子選針器,解決計算機花型設計、信息儲存、信號檢測與控制等配套裝置與選針器的協調工作。
(2)電腦自動橫機
實現電子單針選針和三功位編織,工藝動作和傳動控制全自動化,具有移圈等成形編織功能。由窄幅向寬幅、單系統向多系統、粗機號向細機號、少功能向多功能發展。解決好電腦和電氣控制部分的開發、應用和軟件技術。
(3)高速特里科經編機
進一步提高機速,研制中短動程的高速特里科經編機,研制配備電子送經、電子卷取、電子橫移、電子繼紗自停等裝置,進一步完善規格系列,提高機號到E36,提高工作幅寬到533厘米,進一步提高產品可靠性。同時加強經編機配套產品整經機的發展,開發和提高電腦控制經編機和氨綸整經機。
(4)無縫針織內衣機
為適應外衣針織化、內衣時尚化的需要,積極研制單面和雙面無縫針織內衣機。先實現單面無縫針織內衣機并向雙面無縫針織內衣機發展。實現針筒和針盤的電子單針選針和移圈編織等功能,以編織羅紋、凹凸提花、集圈、移圈等組織和花型。實現由步進電機獨立控制在每一路可快速變化密度,使織物產生獨特的效應。無縫針織內衣機要向多路、多個選針機構和高機號發展。
在發展各類針織機械產品的同時,要大力加強配套器材織針、三角、針筒(板)和輸紗裝置等的開發和水平的提高,以適應針織機械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