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牌煤氣化技術中國落地潔凈煤應用提速
殼牌在中國的第一個煤氣化技術轉讓項目在湖北成功投產,自5月17日試運行以來,每天為企業節約生產成本109萬元。
“殼牌在中國已有15個煤氣化技術轉讓項目,湖北雙環公司項目是第一個簽約,也是第一個投產的。”殼牌中國集團主席林浩光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這標志著殼牌領先的煤氣化技術已在中國落地生根,為中國以潔凈的方式利用煤炭這種傳統能源提供一種新的解決方案,此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將有助于中國解決能源緊張和環境污染問題。
煤氣化技術助力化工企業
殼牌的煤氣化技術是一種潔凈的用煤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將煤通過水蒸氣和氧氣氣化,生產出含有一氧化碳和氫氣的合成氣,這種合成氣可用于城市煤氣、煉鋼還原劑,或用于聯合循環發電,也可作為生產化工產品和化肥、運輸燃料、氫氣等原料。同時煤氣化技術將煤炭中的硫化物還原成單質硫,從而大幅度降低有害物質的排放。
殼牌中國集團煤氣化業務開發經理韓天崢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介紹了其煤氣化技術的三優點:煤種適應性強,可以氣化任何煤種;能量綜合利用高,原煤中約82%的能量以合成氣形式回收,另外15%以蒸汽形式回收;廢水排放量少、熔渣和飛灰可作為建材陶瓷工業的原料出售。
1997年,湖北雙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決定實施油改煤工程,將生產合成氨的原料由油改成煤。2003年初工程正式開工,2006年5月17日,項目試運行。雙環的氣化爐日投煤量為900噸,以煤氣化生產的合成氣作為原料,生產合成氨。
雙環公司董事長吳黨生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煤氣化技術成功實現了合成氨原料由高價油向低成本煤的轉換,使原料成本和治污成本大幅度降低。”他給記者算了一本經濟賬,以重油為原料生產合成氨,每年用油16.8萬噸、40萬噸蒸汽;改成煤炭為原料,年耗煤29萬噸、蒸汽10萬噸,而且原先的排放物炭黑水,用于其的治污費近一個億,處理效果也不好。“殼牌的煤氣化技術為我們的合成氨生產提供了經濟而清潔的本地原料,每年節省成本約兩億元人民幣”吳黨生說。
據記者了解,由于油價的高企,對于國內很多以油為原料的化工企業,成本壓力不堪重負,有些化工廠甚至面臨停工停產的困境。“雙環項目的投產既是利用殼牌技術的一個好的開端,也為后續項目的順利建成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對中國煤化工發展有較大的借鑒意義。”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所研究員高世憲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
煤氣化技術大有可為
具有高效、超潔凈特點的煤氣化技術是當今世界煤技術發展的主流,這方面的技術突破對保障能源和糧食的安全,保護環境具有重大意義。國務院研究室工交貿易司司長唐元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對煤氣化技術一直持鼓勵態度,但推進力度不大。”
據唐元介紹,與煤作為燃料燃燒這種相對落后的低級利用形態相比,煤氣化后形成的合成氣其價值大大提高,其用途也很廣泛。例如可以通過煤的間接液化合成油品,由于在煤轉化成合成氣的過程中能將硫等有害環境的元素去除,因此由氣化產生的合成氣合成的油品品質較高,對解決液體燃料短缺,保護環境有重要意義。又例如,合成氣既是生產化肥(尿素)的重要原料,也是生產甲醇、醋酸等大宗化學品的原料。此外,還可以應用于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效率比常規燃煤發電提升了40%。另外,由于從煤氣中提取氫的成本較低,因而它又是被人們看好的燃料電池原料——氫氣的重要來源。
他說,考慮到我國大氣污染加劇的形勢,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急需研究開發高效、清潔的煤利用技術,而煤氣化技術在整個煤清潔利用技術中處于重要地位。
煤氣化技術要走“并舉”路線
“因為我們開發創新工作不足,所以必須堅持引進。”唐元說,一方面,我國應盡快研究出一整套適應國情的煤氣化技術;另一方面,應該為我所用地引進國外煤氣化先進技術。在前一時期煤化工發展低潮時,國外的許多大型公司毫不等閑,抓住機遇搞出了煤化工新技術,完成了其戰略技術儲備,如近幾年商業化的殼牌煤氣化技術等,無不是在近20年前開發的。
記者調查發現,在我國采用煤氣化技術存在三大難題。一是引進國外技術裝備投資過大,大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難以承受動輒數億元的投資;二是國內技術產業化慢,據了解,我國自行開發的煤氣化技術僅在試驗和小規模工業示范階段,尚不具備大規模推廣的條件; 三是國家政策支持力度小。作為潔凈、高效利用煤炭的先進技術之一的煤炭氣化技術是我國能源領域重點發展對象,但政府目前還沒有強制性的必須選擇新技術的環境保護支持政策,缺乏系統、全面的激勵政策,缺乏足夠的財政補貼。政策不配套,企業自然也就缺乏動力。
高世憲認為,要改變我國大量依賴傳統固定床間歇式煤氣化技術的現狀,提升我國煤氣化技術水平,首先是要建立政府推廣機制。要積極推廣我國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氣化技術,要加緊開發建設一批煤炭氣化示范裝置;二是聯合購買國外專有技術。可以將幾個大企業組織起來,共同出資低價團購國外成熟的先進煤氣化裝備技術;三是制定鼓勵推廣政策。國家應制定相關政策,對使用先進煤氣化技術提高能源轉化效率、減少污染的企業實行優惠。采用先進的煤氣化技術會增加化肥廠的成本,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可以通過補貼、減免稅或價格政策等方式,保證化肥廠一定的利潤水平。使企業循環利用資源和治理污染的外部效益內部化,實現內外部效益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