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模企業要用高新技術全面武裝自己
9月24日,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和河北省泊頭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中國(泊頭)汽車模具發展研討會暨產品技術展示會”在河北省泊頭市舉行。來自汽車和汽車模具生產企業的管理者、工程技術人員,與國家發改委、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模具協會的專家們,共同研討了汽車產業政策對汽車模具企業的發展要求,汽車工業發展與模具產業發展的關系,汽車模具產業的發展前景、規劃等問題。
加入WTO以后,國際制造業逐漸向中國轉移,我國汽車工業增加值和汽車保有量不斷上升。作為汽車工業之母的汽車模具制造業的發展越來越多地受到各界人士的關注。國家發改委產業政策司于永波處長在報告中指出,雖然2004年我國汽車工業增加值達到220多億元,汽車產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由“十五”末的不到1%上升到1.8%,但與工業發達國家比,我國汽車工業仍存在差距:規模小、開發能力弱、核心競爭力不強,以致無法形成產業優勢。近期,汽車模具產業與汽車工業一樣也獲得了較快發展,但也存在規模小、品種不全、精度不高的問題,關鍵模具需要進口。這些差距對企業模具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現在汽車產業處于戰略調整的重要時期,“十一五”期間汽車工業著重解決自主發展問題、可持續發展的能源、環保問題及結構調整問題。汽車產業為汽車模具產業提供了較快發展的機遇,國家在產業政策上也將支持汽車模具業的發展。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小虞在研討會上認為,汽車工業已進入高新技術產業領域,汽車工業已不再是傳統機械制造業的概念,而是覆蓋制造、金融、服務,涉及信息技術、微電子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等諸多高新技術領域最具活力的產業之一。而且隨著汽車進口配額的取消,關稅的進一步降低,以及服務貿易的升級,都將加快外資、國外產品和服務的進入,汽車產業全方位的競爭進入了新的階段。對于汽車模具企業如何適應汽車工業發展的要求做大做強,張小虞指出,我國汽車模具企業經過最近10年的發展,已達到很好的基礎,但要參與國際競爭還有很大差距,主要是缺乏自主研發能力。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用高新技術全面武裝自己,走專業化的道路。汽車模具企業采取高新技術的主體戰略,就要堅持同步開發、數字化制造、精益生產、極致的質量和優良的服務。
研討會所在地泊頭市,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全國汽車模具生產企業最密集地區。全市現有汽車模具生產企業22家,年銷售收入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10家,占到了全國銷售收入千萬元以上汽車模具企業的1/5。各企業普遍采用了CAD/CAE/CAM計算機軟件,可進行輕卡、重卡、皮卡、SUV、MPV、轎車內板模具的設計與生產。泊頭生產的汽車模具已被日本本田、美國福特及德國的轎車生產廠家采用。其中,以河北興林車身制造集團公司、泊頭市興達汽車模具制造廠、京泊汽車模具有限公司、河北福銳車體開發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一批當地骨干模具企業,已經具備整車型模具研發能力。泊頭的汽車模具業正由生產中檔模具向轎車模具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