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星微:主攻多媒體應用實現技術突破
1999年1月,在原信息產業部、財政部、北京市政府等有關部門的直接領導下,在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的投資支持下,鄧中翰博士與他的團隊從美國硅谷回國創業,創建了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
中星微電子致力于數字多媒體芯片的研發、設計及產業化工作,經過10年的不斷創新,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自主創新確立競爭優勢
目前,自主創新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刻不容緩的重要使命,特別是對IC(集成電路)設計這種核心技術行業來說,沒有創新就無法在全球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作為我國IC設計企業的優秀代表,中星微電子在數字多媒體芯片設計領域堅持技術創新,先后取得8大核心技術突破。截至2008年12月,中星微電子在數字多媒體芯片領域申報的國內外專利超過1500項,其中90%為發明專利。
集成電路產業是典型的智力密集型產業,知識產權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于投資者,專利的數量和質量影響到他們對公司價值的判斷,尤其是當IC設計企業上市時,資本市場會根據它的知識產權來評價企業的發展態勢和前景。為數眾多的專利為中星微電子構建了龐大的知識產權體系,這些技術積累為企業持續、長久、不間斷的產品創新提供了研發平臺和知識基礎。除了被應用于終端產品生產,直接轉化為實際的經濟效益之外,自主知識產權讓中星微電子得到了業界的尊重,微軟等行業巨頭陸續與中星微電子展開了戰略合作,共同推進了多媒體芯片技術領域的發展。
據鄧中翰介紹,在中星微電子開發第一款數字多媒體芯片的時候,也有國際領先的半導體企業正在研發用于PC的多媒體芯片,他們采用的是多芯片組合的方案,使用了包括DSP(數字信號處理)和CPU的傳統數字信號處理器運算架構。而中星微電子圍繞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在2001年成功地開發出單芯片解決方案,功耗僅為競爭對手產品的1/3,而運算速度卻是它們的8倍。
研發以市場為導向
如今,電子終端產品的更新換代非常快,IC設計企業要對市場進行科學的判斷,必須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來研發產品。在產品開始研發之前,要通過與客戶溝通及市場調研,對未來的市場技術趨勢與客戶接受度進行科學的預測,然后根據技術發展與市場要求開發出受市場歡迎的產品。鄧中翰表示,從中星微電子創立伊始,公司的決策層就清醒地意識到產品研發并不是單純地填補技術空白,而是要填補市場空白。“由于CPU和存儲器市場已被美、日、韓等國的企業所掌控,中國企業很難在其中尋找到生存空間。”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鄧中翰回憶了10年前中星微電子創業之初的決策思路,“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我們意識到中國芯片產業的優勢在于數字多媒體。”當時,多媒體芯片發展剛剛起步,全球市場中還沒有出現壟斷企業,這給中國企業提供了有利的時機。同時中國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擁有成熟的整機加工制造業,這為多媒體芯片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地理”條件。
中星微電子的產品定位于多媒體應用領域,成功避開了CPU和存儲芯片等主流市場的激烈競爭。在選定了市場方向之后,中星微電子展開技術攻關,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就成功推出國內首顆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百萬門超大規模數字多媒體芯片“星光一號”,迅速占領了數碼影像市場。
2003年,中星微電子進入移動領域,致力于開發手機音頻、視頻多媒體芯片。2008年11月,中星微電子“星光移動”手機多媒體芯片的全球銷量已突破1億顆,占有國內手機音頻、視頻多媒體芯片80%的市場份額,相關產品已被多家國內外知名手機廠商所應用。
技術創新幫助企業“御寒”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已經嚴重挫傷了實體經濟,對中國IC設計業的負面影響也十分明顯。鄧中翰認為,中星微電子目前遇到的主要挑戰是市場消費需求降低,他表示:“面對消費需求降低、資本市場萎縮的現狀,更需要新技術和新產品來激發市場的活力。中星微電子堅持創新,并大力拓展新興領域,努力實現技術突破,變挑戰為機遇,搶先占領市場制高點。”“具體地講,中星微電子應對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也有自身的優勢。”鄧中翰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多年來,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個雄厚的資金保障體系,在這個‘寒冬’期仍可保證擁有充足的現金。與此同時,中星微電子注重多元化的戰略布局,能夠有效地抵御國際金融危機給市場需求以及電子產業、半導體產業帶來的負面影響。”記者了解到,鄧中翰所說的“多元化戰略布局”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產品的多元化,中星微如今已擁有PC多媒體、移動多媒體、消費類電子及安防監控4條產品線,加強了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其二是客戶層次多元化,中星微電子的客戶包括索尼、三星、飛利浦、LG等國際知名公司,也包括海爾、華為、中興等國內公司;其三是銷售地區多元化,目前,中星微電子的產品已覆蓋歐、美、日、韓等16個國家和地區。
作為知識密集型產業,IC設計企業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才的儲備,吸引具有專業背景的人才回國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補氧”的有效途徑,特別是硅谷高科技人才的回流推動了我國芯片產業的發展。據鄧中翰介紹,中星微電子具有獨特的“10%海歸人+60%研發人”模式:10%的海歸人是指公司員工的10%畢業于世界名校,在國際頂級公司從事過研發工作,具有先進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同時,中星微電子60%以上的員工為研發人員,他們大多來自國內頂尖的高校,有著堅實的學術背景和相應的技術能力。
鄧中翰強調,中星微電子在目前低迷的市場環境下不會囿于短期利益而停止科研創新和尋求市場契機的步伐。在這段時間里,中星微電子除了將繼續致力于技術創新之外,還將加快優秀人才的吸納和培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