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壓縮機業亟待技術升級
21世紀是天然氣時代。要合理、充分地利用天然氣,必須要有質量上乘的壓縮機。5月下旬,我國首套天然氣三聯發電裝置將正式投入運行,此舉表明我國提高天然氣在能源構成中的比例的發展戰略已進入實施階段。去年6月30日國務院通過的《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要大力調整和優化能源結構,堅持以煤炭為主體、電力為中心、油氣和新能源全面發展的戰略。
由此可見,我國已將發展天然氣工業、提高天然氣在能源構成中的比例作為21世紀能源發展戰略的重點之一。但目前我國4種主要用途的天然氣壓縮機的制造技術水平普遍不高,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壓縮機生產廠家普遍存在加工技術裝備落后、壓縮機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較低等不足,導致直到目前我國這些壓縮機仍然依賴進口。
目前,我國天然氣壓縮機制造業與先進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距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用于長輸管線增壓站的壓縮機。在西氣東輸工程中,天然氣長距離輸送必須鋪設輸送管道并建立天然氣增壓站,通過天然氣壓縮機的多級增壓實現天然氣的長距離輸送。而目前我國僅有幾家企業能夠涉足長輸管線增壓站用壓縮機的制造,其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結果,國產天然氣壓縮機在西氣東輸這樣的重要工程中幾乎沒有業績可談。
二是大化肥裝置用壓縮機。
幾十年來,我國共進口了30多套大化肥成套裝置,所用壓縮機也是隨著成套裝置進口的。也就是說,多年來我國壓縮機制造企業根本沒有機會去研制大化肥裝置用壓縮機。直到去年底,我國首套以煤為原料的大化肥國產化示范裝置才在山東華魯恒升投產成功。該套大化肥裝置用空壓機、氮壓機、氨壓機均由沈陽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制造,這標志著我國大化肥裝置用壓縮機可以實現國產化。但是從"可以"到"完全",這其中還要經歷多少磨礪?
三是適用于三聯發電裝置的壓縮機。目前,國際上以天然氣為燃料的發電裝置所占比率平均高達85%左右,而我國與這一比率相距甚遠,導致我國天然氣三聯發電裝置中所用壓縮機的制造與應用寥寥無幾。據了解,這類壓縮機國內企業完全有能力制造,但巨大商機就是無法獲得。
四是用于汽車加氣站的CNG壓縮機。在天然氣汽車加氣站用CNG壓縮機制造方面,由于我國天然氣汽車的應用還處于初期階段,因而天然氣汽車加氣站用壓縮機的研究與開發才剛剛引起國內重視。雖然目前我國已有能力制造這類壓縮機,但市場上運行的國產天然氣加氣站壓縮機往往都是由其他壓縮機改裝而成,產品質量良莠不齊。
業內專家認為,我國天然氣壓縮機制造業應該在開發設計、產品整體質量、強化標準規范的貫徹和服務、增加品種等方面加把勁,才能滿足我國加快發展天然氣工業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