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格瑪微電子:從PC市場走出的觸摸技術本土先行者
在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本地IC設計公司應該如何謀求生存,甚而進一步獲得發展?作為一家以研發生產電腦周邊器件為主的本土廠商,北京希格瑪和芯微電子近年來迅速崛起,并且將戰略性眼光投向新興觸摸技術領域。日前該公司總經理金雷先生接受了《國際電子商情》記者的采訪,分享其快速發展壯大的成功經驗,并希望能夠對其他企業有所借鑒。
重視高附加值與規模效應
北京希格瑪和芯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從渠道開始做起,2000年后開始做IC設計,因此對于銷售渠道和服務一直很重視。金雷表示:“我認為,企業的發展有高附加值和低附加值的區別,希格瑪微電子以創新、銷售、服務為高附加值,我們從2000開始就以市場為導向,從第二年就開始盈利。”他建議,本土的設計公司應該強調產品出貨量,并且注重創新--包括銷售與服務的創新。
正因為對創新的不斷追逐,希格瑪微電子順利實現了從低端產品到中高端產品的成功轉型。其中06、07年是轉型期,到08年已初見成效,包括32-bit CPU/DSP、8bit/16bit/32bit游戲芯片等,目前每天的出貨量達到了1.5KK以上。
希格瑪微電子的產品主要還是集中在PC周邊和消費類電子方面。“因為這些領域有量而且會長期存在。”金雷解釋說,“我認為任何一個企業想要生存都必須先了解‘規模經濟’,就是說,如果日后真的能夠達到理想的市場占有率,公司就可以有比較大的銷售額,同時接下來相當長的時間里都還會有需求的產品。例如:數字電視、手機、電腦都屬于量大,而且可長期存在的產品,而像MP3等產品出現后會引起市場的波動,但是可延續性不長,我們公司主要都是做可延續性的產品。”
據了解,希格瑪微電子現在大一點的客戶一般都是通過香港到美國,或者是廣東到內地,因此訂單量都很大;在大陸大一點的客戶例如雙飛燕、BTC等,都已成為其供應商。在談及目前不景氣的市場環境時,他表示,目前公司對歐美出口的產品幾乎全部受到影響,但是對大陸的業務沒有受到影響,加上新產品的市場占有量是從無到有,所以就目前的情勢來看,受經濟危機的影響不大。
在政府支持方面,金雷認為,中國對IC行業的資金上的扶持是超過絕大多數其他國家的,但是如果資金的決策組里能多些成功企業里的企業家或者是風險投資顧問等,也許資金能起到更大作用。同時他還呼吁政府多做些產業分析,提供一些詳細的各個電子行業的市場報告,這將對整個行業起到一個積極的促進作用。
觸摸技術需要高穩定性
盡管觸摸產品在希格瑪微電子公司銷售額所占的比例比較小,不過由于這項技術的應用領域很廣泛,包括家電,還有一部分是應用在筆記本電腦上面的快捷鍵,例如播放、快進等,因此市場前景十分可觀。金雷還透露說,目前市場上面出現的一些iPod的仿制品也有用到他們的解決方案。
雖然目前國內有很多企業也在做觸摸技術,但是主流還是賽普拉斯、atmel、逸龍等幾家,這主要是因為觸摸技術需要有一個很高的穩定性,以及對很多的感染源的屏蔽處理。金雷說:“觸摸技術入門比較簡單,但是對產品的性能要求比較嚴格,例如兼容性、穩定性等。我們的優勢主要是起步比較早,用了三年時間來解決產品穩定性方面的問題,同時我們也有精密的儀器|儀表,全面的實驗室,同時在人員方面我們也有較大的投入。”
雖然多點觸摸一直是希格瑪微電子比較關注的市場,但是他們還沒有開始這方面的投入。金雷表示,這主要是因為從目前的市場出貨量來看,多點觸摸還沒有進入主流,并且市場波動較大。
希格瑪微電子的另一項優勢在于他們的觸摸技術中采用了自己設計的8位MCU。他指出:“8位MCU的技術門檻不高,但是它的電特性,抗感染等要求嚴格。開發平臺的合理性,使用友好性都很重要,此外,有的領域比如家電市場的認定周期比較長。”目前該公司的8位MCU每天出貨量都在500K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