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飲料包裝加工機械要向國外先進技術看齊
目前,國際上用于飲料包裝設備主要有玻璃瓶、易拉鋁罐、復合包裝(利樂包)、PET瓶和PET拉罐(1985年英國PLASTONA有限公司發明,1987年流入我國)、PVC瓶等五種類型的灌裝生產設備。我國尚無PET易拉罐灌裝生產線,其余4種都已引進或制造。上述幾種包裝設備在不同國家所占比例不同:在日本,PET瓶占11.9%,鋁制易拉罐占13%;在美國,玻璃瓶占42.7%,鋁制易拉罐占35.9%。
國外飲料加工機械設備技術水平普遍比較高、大致情況可以從幾個方面進行了解:
(1)生產規模大、速度快、效率高。美國機械化程度較高的10家飲料公司,生產占全美總產量的70%以上,而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飲料產量則占市場總量的一半。灌裝速度已由50年代的150瓶/分鐘發展到現在的1000-1200瓶/分鐘,最高可以達到2000瓶/分鐘。
(2)微電腦廣泛用于生產過程的自動控制。國外包裝機械采用計算機控制工序和加工程度化,并配備各種參數計量裝置,使包裝、計量檢測一機完成。例如,為控制配料精確度,在生產系統中普遍裝有與微機相連的流量機、速度計等連續測量裝置,并由計算機控制每道工序的起始和結束,控制各種配料的濃度和流量,誤差精度可控制在千分之一的精度內,飲料生產設備一般都裝有CTP系統,用微機對清洗過程實行控制。
(3)設備材質好,生產中衛生和質量有保證。設備一般都采用不銹鋼制造,并十分重視空瓶,實瓶和自動檢驗設備的原地高速、高效清洗等,以保證產品質量達到高度衛生。
我國飲料機械設備由八十年代初的依靠國外進口,發展到今天的完全能夠滿足國內飲料生產廠家的需要,走的是一條“引進技術、消化吸收、自主創新、逐步國產化”的道路。與國外先進的技術相比,我國飲料加工飲料還存在著產品規格不齊全、成套差、自動化水平和控制水平低、單機性能不穩定、先進技術應用較少的缺點和弱點。目前,我國在生產制造裝備、加工手段、設計水平等方面同國外主要灌裝設備創造企業相比尚有一定距離,這些都是我國飲料機械行業需要不斷努力,加以改進的地方。
在21世紀中,我國飲料機械設備制造業仍然充滿希望、信心和力量。它的發展方向是:大型化、高速化和提高穩定性是開發的主要目標。無菌化技術是飲料機械制造業技術裝備攻關、開發的首選課題,生產多樣化成品包裝設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高、新控制技術的應用,廣泛應用機器人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智能化計算機技術的運用,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同時,飲料包裝加工機械業還要加強科研院校與制造單位的合作,不斷開發中小型企業需要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