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B國際服裝生產技術博覽會成果超出預想
由德國科隆國際展覽公司主辦、德國服裝和皮革工業協會作為支持單位的IMB國際服裝生產技術及紡織品加工博覽會,每三年在科隆舉辦一次。經過30年的發展,該展覽已經成為縫紉機械和紡織品加工設備行業中公認的國際貿易博覽會。每一屆展會,參與者都會通過這一展會的窗口,發現服裝生產和紡織品加工的最新設備和技術,了解全球行業發展趨勢和市場前景。該項展會是服裝工業所涉及領域中的最重要的信息交流和貿易平臺之一,它所具有的世界服機產品的高技術含量,充分體現了高端市場的供給與需求。
客商直接參與訂單或采購
IMB的貿易觀眾來自各種設備、技術應用的主要領域以及世界制造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所有產業鏈中涉及的產品、技術和服務提供商、經銷商和進口商都會出席展會,展品范圍的深度、廣度是其他任何一個展會無法比擬的。在IMB2006年科隆國際縫紉設備及紡織品加工展上共有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700家參展商展示新產品、新技術,雖說展會是在科隆舉辦,但2/3的參展商來自德國以外,25000名專業觀眾與上屆相比增長了3%,IMB再度成為全球行業關注的焦點,觀眾的國際化程度大大提高。64%的買家來自德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海外買家比上屆增長10%,特別是俄羅斯、烏克蘭、羅馬尼亞、土耳其,阿拉伯國家、南亞、東南亞、拉美和南非的買家均有大幅增加。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參展商對觀眾的質量和決策給予高度評價,調查結果顯示:近90%的觀眾參與了采購和與訂單相關的活動,56%的觀眾為擁有決策權的買家。IMB展出的產品除了傳統意義上的服裝機械,還延伸到其他領域的紡織品技術,從而增加了汽車、航天、家具裝飾和醫療工程等相關領域的專業觀眾數量。
填補縫紉設備國際化缺口
鑒于中國大陸目前還沒有一個國際化定位的縫制設備展,IMB于去年10月在上海首次推出TPC中國國際縫制設備與織物加工技術展覽會。德國科隆公司亞太區總裁邁克爾·德瑞強調:“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服裝和紡織品生產地,把IMB辦到中國紡織企業的家門口,有利于縮短用戶與國際市場的距離?!?/P>
TPC將IMB的海外買家帶到中國就近采購“中國制造”產品,這一舉措為那些對“中國制造”縫制設備有需求的海外買家提供了極為便捷的采購條件。
華東地區服裝產品多為自主品牌,產品附加值高,因而對高檔縫制設備的需求量較大。TPC沿襲科隆IMB展檔次高、服裝設備國際化水平高的特點,專門辟出占總面積一半的國際展區,這一“國際化比例”在國內專業展中十分罕見,約150家中高端設備國際生產商,大多是首次在中國亮相。將這些高端設備引進中國,是為了滿足中國服裝產業升級的需要。
據浙江臺州市貿促會一位領導講,臺州企業在科隆公司舉辦的展會上尋找到大量的貿易機會,TPC無疑為臺州縫制設備企業提供了一個有利的平臺。
除此之外,IMB也擴大了德國縫紉機和服裝機械制造商的市場機會。據參展商介紹,展會現場能簽訂大額訂單,新產品能獲得大回報。德國普法夫公司的服裝CAD生產管理系統及展出的自動對花對格縫紉機全程序式绱袋機,引起不少買家的興趣。許多服裝生產及設備提供商表示,IMB提供的是一種技術支持。日本一家縫機制造商說:“IMB的成果超出我們的想象,我們和許多來自東歐、中東、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蘭卡的新客戶建立了聯系。”
聚焦電腦新技術應用
IMB另外一個焦點是電腦的新技術應用,數字處理使其成為所有產業的控制因素。參展的大型制造商都為自己提供了“量身定制”的應用軟件,以確保他們對紡織加工行業迅速多變的市場作出反應,在處理工藝紡織品領域顯示出適應性,例如,非常獨特的構造能適應對價格關注買家的需求等等。電腦控制和手動控制適度結合的產品也顯現出它的優勢,通過電腦網絡,建立起有效的連接,制造商和買家能夠共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