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保成大勢所趨熱泵技術助節能節水
水,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擇水而居,盡情享受水景帶來的空氣、活力、健康和愉悅的心情,也正逐漸成為都市人的共同追求。因此,水景住宅在南京樓市應運而生。最初,開發商為了營造有亮點的水景、促進樓盤銷售而不遺余力甚至不計成本,一度陷入了盲目求大的誤區和維護困難的窘境。在走過了一段彎路后,近兩年的水景建設出現了一些新特點。
小區水景耗水量巨太
江蘇創世紀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韶暉告訴記者,水景住宅在南京樓市發展之初就開始興起了。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金陵御花園、江南文樞苑等樓盤就開始做起“水”的文章,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水景住宅的開發開始風起云涌,之后較有代表性的還有月牙湖花園、天地新城、百家湖花園、長江之家等。在沒有天然水景的情況下,不少開發商開始在小區里人工挖湖開河,不但面狀的水景不斷擴大,高的要投入數十萬,連疊水、噴泉、瀑布等點狀和線狀的水景也要應有盡有,盲目比大比全比豪華。
“現在看來,當時的水景住宅很多并不成功。”據了解,當時不少樓盤在交付后,就發現投入很大建起的水景實際使用起來卻不容易。面積越大的水面,耗水量就越大,特別是到了夏季,氣溫高蒸發快,一周到十來天就得換次水,一年下來的水電費就不是一個小數目。有的物業公司無力承擔這么高的費用,不少人工湖就成了一池“死水”,滋生蚊蟲。不但湖泊不再美麗清澈,噴泉等也成了擺設,一年到頭也開不了幾次。
另外,有些小區還建有露天游泳池,這樣的水源更要依靠自來水,水費就成為物業公司開支中的一個大頭。在江寧一個以夏威夷風情著稱的小區中,露天游泳池一個月的用水就近千噸,那么一年耗水就是上萬噸。
水景應當因地制宜適度開發
近兩年來,開發商們已經意,識到樓盤過多地開溝引水不是好事,不能盲目跟風,不可生搬硬套,住宅小區的水景景觀建設一定要因地制宜適當開發。南京的水景住宅發展漸入佳境,類別也更加豐富,不再千篇一律。
第一類是最富生態價值的天然水景住宅,南京的自然資源得天獨厚,不但有浩瀚的長江,美麗的玄武湖、莫愁湖、百家湖、花神湖等,還有富有文化底蘊的秦淮河,借助這些天然的江河湖泊的自然景色,涌現出了明發濱江新城、世茂濱江新城、萬科金色家園、贊成湖畔居、仁恒翠竹園、御水灣、華歐國際友好城等一批親水住宅。
第二類是將地塊內原有的水塘進行梳理加工,或者把江河湖泊之水引入小區結合人工造景,比較典型的有蘇寧天潤城,就是以流經小區的天然河流為基礎再開發,自然之中見人工;此外還有單純的人造水景,比如萬科光明城市,不同與以往的是現在的特色更加鮮明。
節能環保成大勢所趨
不可否認,水景住宅面臨的最大難題,無疑是使用和維護的高成本。因此,在造人工水景時不可不算經濟賬,節能環保成為了開發商們必然的選擇:城東銀城東苑在南京率先試點雨水回收工程,小區每年可收集雨水74086立方米,節約水費10萬元/年;天泓山莊在小區景觀設計上堅持經濟生態,小區游泳池特別采用熱泵技術節電,節省了30%--50%的運行費用,另外采用中水系統將業主日常生活中的大量污水收集起來,經過處理后引回社區用于綠化工人造景觀上,可以有效節水30%以上;
萬科光明城市針對美泉湖采用了結構活性生物濾床水循環處理系統,每天可以修復500平方米的水量,保證了湖水的水質;御水灣項目建有以水為主題的“一心六園”景觀,在設計時就考慮到了今后的運營和維護,根據季節因素可干可濕,即使把水放掉仍然是可以欣賞的景觀;阿爾卡迪亞不僅投入了一千多萬打造小區景觀,投資建設水體循環和生化處理設施,而且對人工水景的施工單位也精心挑選,挖湖時先做好專業防水處理,避免了以后出現大面積的滲漏……
根據省建設廳的要求,從2008年起,新開工建設居住的小區應當同步實施雨水收集和再利用設施,5萬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小區,必須以再生水或雨水作為景觀用水和綠化用水。這一政策的推行將有助于使水景開發進入一個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