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國內第一柴油機核心技術企業——上柴具創新理念的動力
對于中國內燃機行業而言,所有的企業在2003年的成就都有可圈點之處,這一年行業總產
值出現了大幅上揚,有了年產值超過50億元的排頭兵企業。但是,綜合各方情況,人們仍然將
目光聚焦在上柴股份,2003 年11月的三天之內,上柴與世界500強的三家企業達成了合作協
議,并因此而成為中國第一家獲得柴油機核心技術的企業。從這個意義上說, 2003年在內燃
機業可以稱得上是“上柴年”。
傳承狄賽爾精神
狄賽爾精神就是創新精神。
1892年,德國工程師魯道夫·狄賽爾發明了柴油機,從此讓動力技術邁入了一個新紀元。
由于狄賽爾發動機比其他發動機更高效,因此很快便投入批量生產。如今,狄賽爾發動機仍在
運貨汽車、公共汽車、火車和許多小汽車上使用。這就是狄賽爾的創新精神所帶給人類的文明
與進步。
上柴公司對狄賽爾創新精神十分推崇,并立志永遠保持在技術上的領先與創新活力,而他
們也一直在實踐著。
經過與日本日野自動車株式會社、日本電裝株式會社的合作,上柴獲得了柴油電噴共軌技
術,與日本三菱公司合作,又使上柴在核心部件增壓器方面獲得了先進技術。
這一系列的國際合作,大大提升了公司的產品品質,目前,公司的任何一款產品都可以支
持主機廠。
與上柴公司總經理俞銀貴先生交談得知,上柴與日本三家公司的合作談判歷時三年有余,
其中反反復復經歷了很多不足為外人道的苦衷,但是上柴人堅持并始終認定這樣一個信念,那
就是不惜一切也要得到未來發展中的最核心技術。也許正是這種執著的信念打動了外資企業的
有關人員,在后來的一系列合作項目中,上柴得到了日野等三家企業的很多額外關照,為上柴
在今后創造更適合市場的產品奠定了良好基礎。
上柴與日本企業的合作,使上柴擁有了極具市場競爭力的大馬力柴油機,同時,也為中國
內燃機行業獲得柴油機核心技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上柴的成功,好比是圍棋高手競技,也
許開始可以憑一時之勇奪城拔寨,但在柴油機這樣一個高技術含量的行業面前,中盤決勝,更
多得是實力的較量。這種實力,體現在柴油機上,就是核心技術的獲得。
品牌消費更需要個性化服務
通過近段時期的不斷調整,上柴的產品結構可謂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重大變化,特別在變
形配套方面,上柴著力為用戶提供寬配套、技術含量高,具有個性化、差異化競爭能力的產
品。上柴目前擁有105、D114、 C121、 P11C、J08C、G128六大系列,14個產品平臺,這14個
平臺可以覆蓋60~420馬力,最高可滿足歐Ⅳ排放。如在工程機械市場,G128系列功率可覆蓋
80~400馬力,可配套ZL40到60裝載機,T200以下推土機等大型工程機械在價格性能比上最具
優勢的大排量產品。D114系列功率可覆蓋120~350馬力,可配套ZL30 到60裝載機,T165以下
推土機、壓路機、平地機、攤鋪機等大中型工程機械的市場主流產品。105系列功率覆蓋 60~
150馬力,可配套ZL30裝載機,收割機等小型工程機械。C121系列功率可覆蓋180~350馬力,
可配套ZL50到80裝載機、T165到T220推土機、 PY170到PY230平地機、90到110水泥泵車等大型
工程機械上最可靠的高端產品。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C121系列柴油機,這款來自于卡特彼勒公司技術的產品,在市場上被公
認為“王牌”動力。目前該系列柴油機市場需求旺盛,上柴的國內、國際合作伙伴都希望盡快
將C121系列產品推上去。上柴公司已經下定決心,集中資源加快開發121系列產品。據悉,卡
特公司已決定設立專門的聯絡工作小組,協調推進121產品。這將是60裝載機的最佳配套動
力。
2004年上柴將進一步對現有產品進行擴展、更新、維護、持續改進,確保提供的產品有最
高的品質、最大的價值。如在D114產品平臺上,針對50裝載機市場的特點,改進開發“50新
秀”,目標是成為同類產品中的佼佼者。為滿足用戶對燃油經濟性和高原工作能力的特殊需
求,進一步改進開發水控中冷的“50超越”。為了滿足整機對大扭距的需求,同時進一步提升
在工程機械市場的動力儲備,上柴公司在現有的成熟產品 114系列的基礎上,通過擴行程和利
用先進設計手段進行大量的優化設計,開發上柴公司新一代的產品平臺D9系列。
領先于主機及對手一步
記者曾經與國內一位極具實力的代理商談論上柴的產品。他說,上柴的最突出特點是優秀
的技術支持實力,個體小、動力大、環保性強,是柴油機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上柴動力市場
競爭中最具殺傷力的利器,更是目前競爭對手所無法比擬的優勢。
俞總介紹說,上柴通過一系列的內部整合與管理體制的變革,始終堅持建造一個國際化的
柴油機生產制造基地,上柴地處上海這樣一個有著深厚工業化大生產背景的地方,人才與技術
優勢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因此,注重產品的高技術含量,永遠在技術上領先同行業與主機廠
需求一步,是上柴人的不懈努力與追求。同時,上柴不僅把競爭放在國內市 場,而且利用自
己的產品、技術、地域優勢,實現產品的出口。俞總說,根據市場調查和分析,他們認為,隨
著中國整機產品質量的提高,以及國際市場的需求,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中國機械產品特別是
工程機械產品的出口期即將到來,作為工程機械行業的首席供應商和中國重型汽車的主要供應
商,上柴愿與整機廠一道,結成戰略聯盟,超越低層面的價格競爭,共同開拓國內外市場。
據介紹,上柴計劃在2004年完成10萬臺柴油機的銷售,與日野公司的合資產品將在10月份
投入批量生產,當年有望達到500臺。屆時,上柴股份將擁有從小功率到大功率的各類產品:
當你走進上柴,就像走進了動力王國,你無需辛辛苦苦地尋找,就能買到你中意的東西。而且
你會感到非常方便,物有所值。無論你搞工程機械的哪一種,中、重、輕型汽車的哪一種,你
都能在上柴找到最合適的配套發動機。為了適應發展的需要,滿足用戶的需求,上柴已開發和
正在開發2年、3年乃至5年之后用的新產品,準備了產品升級的動力。同時,上柴還在不斷地
提高 “一籃子解決方案” 中這個“籃子”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