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動汽車構建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體系
我國電動汽車領域初步構建起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體系 綜合新華社消息,湖北省武漢市的599路公交線在2005年底正式成為國內首條綠色公交專線,這標志中國自行研制的混合動力公交車完成示范運行,正式進入商業運營。此前,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已在武漢累計示范運行30余萬公里,載客40余萬人次。這是中國實施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取得的重要階段性進展。 這一專項自實施以來,就以新一代電動汽車技術作為主攻方向,在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等多個領域的自主研發中不斷取得突破,使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初步構建起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體系,有望為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開辟一片新天地。我國電動汽車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多年來,中國汽車工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的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而電動汽車被國際上視為汽車工業的未來發展方向。目前,電動汽車在國外仍處于產業化初期準備階段,在技術水平與產業化方面,中國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相對較小。 據科技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電動汽車專項實施以來,各參與單位的專利意識不斷提高,累計申請了520項國內外專利(其中發明專利320項),有效提升了電動汽車這一核心產品和新興產業的競爭力。目前電動汽車重大專項在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幾個車型中,均已研發出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實用化樣車,并且按照國家標準完成了道路試驗和可靠性工況試驗,性能指標不斷提高。國際汽車巨頭競相開發混合動力車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隨著美國通用和福特兩大汽車業巨頭經營危機進一步加劇,全球汽車行業將再次拉開重組整合的序幕。 但《日本經濟新聞》指出,即將來臨的汽車業重組并不一定是傳統意義上的資本合并,而將是在某一領域、某一項目上進行技術開發上的合作。在提倡環境保護的今天,汽車環境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在某種程度上可能左右一家汽車公司的未來命運。目前的汽車環境技術以燃料電池車和混合動力車為代表,但無論是燃料電池車還是混合動力車,其開發費用都將超過1000億日元(116日元約合1美元),一家企業很難應付。通用汽車公司就曾因上世紀90年代后期集中精力開發燃料電池車,而忽略了混合動力車的開發,導致目前其混合動力車開發遠遠落后于日本汽車公司,失去了一大塊市場。2005年9月份,通用決定與戴姆勒-克萊斯勒、寶馬進行共同開發,并將于2007年推出具有混合動力系統的多功能車。德國大眾與保時捷也決定共同開發混合動力車。不過,到2005年10月為止,豐田的混合動力車已累計銷售51萬輛,占有絕對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