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達就地熱再生設備及施工技術國際領先
2009年3月2日,由國家交通運輸部科教司組織的“英達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成套設備及施工技術鑒定會”在南京召開。專家鑒定小組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交通運輸工程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國內著名道橋專家、東南大學鄧學均教授;國內權威的筑路設備專家、長安大學孫祖望教授;福建省高速公路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教授級高工吳大元;著名道橋專家、教授級高工張全庚等國內最知名的路面工程和筑機設備專家組成。交通部科教司孫國慶司長、任錦雄副司長等領導出席了本次鑒定會。
在認真聽取了英達公司的設備報告及施工與檢測報告后,與會專家對設備進行了現場考察,并就此進行了詳細的質詢和深入的討論,最后專家小組成員一致認定:“英達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成套設備及施工技術”意義深遠,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顯著,推廣前景廣闊,已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專家鑒定委員會認為,這套機組設計科學合理,實用性強,其獨有的間歇式熱輻射加熱技術、多排路面疏松耙、盤式再生劑灑布系統處都已領先于國內外同類產品,有效地克服了當前就地熱再生存在的表面老化、加熱不均勻、集料級配受破壞、再生劑添加不均勻等缺陷,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保證了路面再生質量,是目前最先進的大型就地熱再生設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英達公司在全世界率先實現了使用多排路面疏松耙對加熱軟化后的路面瀝青混合料進行耙松和再收集的方式,代替了傳統就地熱再生中的熱銑刨工藝,保證了原路面瀝青混合料級配不受干擾,瀝青混合料中骨料不被打碎,這在提升道路修復質量、降低養護成本、保護環境等方面意義深遠。
據了解,作為交通部“材料節約與循環利用專項行動計劃”重點推廣項目,英達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成套設備和施工技術已在江蘇、福建、河南等地進行了成功應用,英達大型復拌就地熱再生機組以其環保、優質、快速、節約的特點,獲得了各地高速公路業主的一致好評。2008年,英達公司首度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將這一技術成功運用于城市道路,為南京市獲得“文明城市”的稱號做出了貢獻。在創建文明城市的活動中,在短短20天內對南京30萬平方米路面進行了整治出新,節約材料費用約1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