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制造業信息化技術取得進展
目前,我國以三維CAD為核心的設計平臺和工具集,如三維CADPDMCAE已經占據國內中小企業市場50%以上的份額;國產ERP產業的產值已經超過了10億元,ERP的應用在套數上在國內占79%以上的份額。在日前召開的制造業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總體專家組、863計劃現代集成制造系統的主題專家組楊海成表示,制造業信息化工程實施3年來,在兩項主導關鍵技術上取得了突破,開發了3類集成平臺與工具集,實施了4類網絡環境下的集成應用工程。
兩項主導關鍵技術:一是在網絡環境下的集成化設計與制造管理系統,即通過集成技術的研究與集成平臺的建立,將CIMS主題以及廣大企業應用的各項單項技術和單元技術產品通過有效集成,開發面向企業具有業務功能集成、流程可控、異購信息改換的可視化系統。二是面向流程行業的信息化。制造業信息化工程原創性地提出了網絡通訊技術、總線控電網絡安全遠距離傳輸等多項關鍵技術,這些技術已經在重慶的四聯華控得到了現場的應用。
三類集成平臺和工具集:一是以三維為中心的工具集。目前國產三維CAD軟件已經在機械行業建筑行業,特別是在中小企業中成功地應用了上萬套。二是以ERP為核心的企業管理集成工具集。重點在適合中國國情的ERP產品,包括供應鏈、客戶關系管理、支持企業管理的APS等,并成立產業技術聯盟。三是以MES為核心的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系統工具集。目前,這一工具集已經占國內市場40%以上的份額,產值超過了10億元,在公司廣泛應用的同時,已經開始走向整個鋼鐵、冶金和石化行業,開始推廣應用。
四類網絡環境下的集成應用工程:一是開展面向廣大中小企業的ASP服務平臺。按照目前的統計以及預期的效果,這些應用平臺的搭建將為我國4000多家中小企業提供ASP服務;二是多企業協同的供應鏈管理實施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在重大產品和重大行業中的應用。當前制造業信息化工程正在圍繞神六飛船、我國第一架ARJ21飛機、自主開發的賽豹汽車等研究和供應鏈中,開發多企業協同的ERP和供應鏈管理系統,通過在這些產品中的應用,帶動上下游上千家企業信息化應用水平的提高。目前,在神六飛船的上游企業達到了1205家,供應鏈管理系統可以使這1205家企業在網絡上實現協同供應和協同工程;三是在網絡環境下實施協同的設計和制造。四是在流程行業,針對MES系統開展應用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