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原動機軸頭泵的振動因素及受力分析
摘 要:通過對空分KDON-4500/9000裝置配大型壓縮機原動機的振動及受力分析,從操作使用角度來探討提高壓縮機在生產中的平穩、連續運行的可靠性,從而與此領域內的同行總結出一些專業性的實際操作經驗,以利于更好地使用這些設備而指導于生產現場的操作。
關鍵詞:壓縮機原動機 受力分析 典型事例 振動監測 實際操作經驗 指導生產
概述
某廠空分車間有兩套KDON-4500/9000型裝置,94年建成投產。配有十三臺大型壓縮機,其中八臺大型離心式壓縮機(具體如下表1),五臺大型活塞式壓縮機(具體如下表2)。
表1 八臺離心式壓縮機參數
表2 五臺活塞式壓縮機參數
一、各機組簡介:
1.1各機組簡介:
在上表所列的1#、2#空壓機為單軸五級等溫冷卻、水平剖分透平空氣壓縮機組,原動機采用在自由端配有帶勵磁裝置的電機,電機受扭矩如圖1(a),T1為勵磁裝置產生扭矩。1#、2#氮壓機為二段7級壓縮、二段冷卻的氮氣壓縮機組,原動機采用電機帶動,電機受扭矩如圖1(c)。3#氮壓機為3級壓縮、級間冷卻的氮氣壓縮機組,原動機采用電機帶動,壓縮機的非輸入端帶有主油泵,電機受扭矩如圖1(c)。1#、2#、6#儀壓機為離心式空氣壓縮機組,原動機采用電機帶動,電機的非輸出端均帶有主(輔助)油泵,電機受扭矩如圖1(a),T*為輔助(主)油泵產生扭矩。其余五臺活塞機組:1#、2#氧壓機原動機為電機帶動,電機受扭矩如圖1(c)。3#氧壓機原動機為電機帶動,壓縮機的非輸入端帶有主油泵,電機受扭矩如圖1(c)。3#、4#儀壓機原動機為電機帶動,電機的非輸出端帶有碳刷,電機受扭矩如圖1(b)。
圖1 各臺壓縮機原動機扭矩示意
(a) (b) (c)
注: T1(T*):勵磁裝置(輔助(主)油泵)扭矩
T:主電機扭矩 T2:電機輸出扭矩
A:電機非輸出端軸承 B:電機輸出端軸承
以上各個機組的原動機均為電機帶動,所不同的是:1#、2#空壓機、1#、2#儀壓機、6#儀壓機、3# 、4#儀壓機等七臺機組的原動機,在電機的非輸出端均帶有不同的負載,即機組的主(輔助)油泵或者勵磁裝置。尤其是前五臺機組,電機負載在軸承外側自由端,電機受扭矩如圖1(a),在自由端形成扭矩T1(T*)。另外六臺機組的原動機的非輸出端沒有帶任何的載荷。在以上的十三臺機組中,都在設計中對機組本體的不同部位進行了振動的監測,但是,均沒有做原動機各個部位的監測,在機組的原始設計中,都沒有考慮機組的原動機的振動情況。
1.2 原動機在非輸出端(自由端)帶有負載的受力分析
尤其是原動機在非輸出端(自由端)帶有負載的結構下,原動機的受力情況發生了變化,原動機的傳動軸形成“細長軸”結構,傳動軸齒輪的嚙合力使軸產生彎曲變形和扭轉變形的組合變形,此時軸內的各點既有彎曲正應力,又有扭轉切應力,如圖2。根據“平面假設”理論,會在軸上產生微小的幾何變形,形成撓曲線。在A點軸承處,軸與軸承接觸面微觀間隙是不同的,則必然使軸的振動變大。由此,使傳動軸的受力情況得到合理安排是非常必要的。這時,原動機的非輸出端就需要做振動等監測。在原動機的非輸出端工作的負載即機組的輔助(主)油泵或者勵磁裝置的工作情況、工作的連續性等受到原動機的非輸出端工作情況的影響,尤其是振動的影響,而且,機組的輔助(主)油泵或者勵磁裝置的振動,往往是隨著原動機的非輸出端振動的變化而變化的。
圖2 壓縮機原動機軸頭彎曲變形和扭轉變形的組合變形受力
二、一例典型事例與經驗
2.1 6#儀壓機油壓低聯鎖跳車事件
事件經過:某年9月4日20:45分6#儀壓機聯鎖跳車,計算機顯示油壓低跳車,跳車后輔助油泵工作,油壓為0.156MPa,聯系機動處、鉗工、電氣、儀表車間到現場檢查,21:30分再次啟動6#儀壓機,發現機組啟動后,油壓沒有上升,反而從0.156MPa降到了聯鎖點0.082MPa,6#儀壓機聯鎖跳車。經檢查判斷為油路上的自力式調節閥不正常,主、副油泵同時工作時,調節閥處于全開狀態,把油全部由旁路泄掉了,導致油壓低聯鎖跳車,決定第二天處理。9月5日10:45、11:50分繼續開機查找問題,現象同昨日,拆下調節閥讓儀表重新校驗,發現調節閥工作正常。
下午16:00時,再次啟動6#儀壓機,壓縮機啟動后發現輔助油泵自動停機,油壓降到零后輔助油泵又自動啟動,在輔助油泵停機與啟動的間隙導致油壓低聯鎖6#儀壓機機組跳車,后經分析認為主油泵出現故障(此油泵是在電機的非輸出端,由主電機帶動。即是上文提到的“原動機在非輸出端帶有負載的結構”情況)。聯系鉗工打開油泵聯軸器保護罩后發現主油泵聯軸器已破碎。事后經過一系列的修理、試運等,工作基本正常。在這些過程中,做主油泵的振動監測時,發現振動值偏大,經過分析,這正是主油泵聯軸器損壞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這種原動機在非輸出端帶有負載的結構下,對機組的原動機振動的監測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通過對原動機軸承的振動監測,可以及時地反應出原動機所帶負載的工作情況。從而,可以有效地在其工況不正常的時候迅速發現,及時地給以消除。進一步有力地保障了機組的連續、平穩運轉。但是,以上所提到的十三臺大型壓縮機組均沒有設計在原動機的軸承、負載等位置的振動監測。由此,在適當的位置上設置監測點,監測振動(也可以包括溫度等),對原動機及其負載的工作情況就非常有利了。也將其工作情況掌握的非常清楚了,做到適時心中有數。
2.2 其余機組的工況監測
在這種情況下,對其他幾臺機組的原動機的兩端軸承或者負載也做了垂直、水平的振動(溫度)測量。發現各個機組的振動各有不同,但是基本平穩。從表3中可以看出,6#儀壓機的原動機所帶的負載——主油泵的振動值偏大。這恰恰是上列事件中損壞的機泵。(具體數值見下表3)。
表3 五臺壓縮機振動監測參數
注:(1)1# 2#空壓機數據采用9月26日——10月4日的平均值
(2)1# 2# 6#儀壓機數據采用10月22日數值
三、原動機負載工況的其他影響因素
在上述的十三臺壓縮機中,有七臺機組采用了原動機在非輸出端帶有負載的結構。這種結構,有效的利用了電極的非輸出端(自由端)的“自由”狀態,減少了帶動油泵等所需的其他的原動機??梢允乖O備適當的減少一些,利用了主電極的“富余”能量。同時 ,在所帶負載有效工作時,還可以保證機組與主油泵工作的同步性。但是,在這種設計結構下,就不可避免地使得原動機非輸出端的軸的長度必須適當加長(相對與在原動機非輸出端未帶有負載結構的壓縮機)。由于軸的自由端的加長,造成此種結構形成了“懸臂梁”,合理安排軸的受力情況就顯得重要了,隨著軸的自由端的延長,會造成所帶負載的工況更加的不穩定,從而使振動等增加。尤其是軸的自由端越長,自由端沒有適當的約束,就為原動機負載工作的穩定性、連續性埋下了隱患。還有,壓縮機原動機的動平衡,基礎的穩定性等也分別是其原因之一。
針對以上情況,采取以下措施:
1、在所有壓縮機原動機的兩端軸承處,進行垂直、水平的振動監測。并且根據具體的情況,決定檢測的周期。
2、在機組原動機非輸出端帶有負載的結構下,還可以對負載進行適當的振動、溫度等的監測,監測周期由負載的工況而定。
3、在機組原動機非輸出端帶有負載的結構下,如果形成的自由端過長,可以給自由端適當的約束,使負載自身不再“承載”。合理安排軸的受力情況。
4、壓縮機原動機的工作情況,也應由其他相關專業定期的監測。
結語
經過幾年的生產實際運行,在空分裝置中,大型壓縮機的平穩運行越來越受到重視。只有大型壓縮機連續、平穩地運行,才能有效的保證空分裝置連續、平穩地運行,從而更好的服務于全廠用氧、氮、風,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才能有效地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