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業對外開放在即外資對基礎業務望而卻步
信息產業部日前透露,截至目前,已經收到外商投資電信業申請29份,均為申請電信增值業務;而還沒有外資申請設立合資公司運營話音、數據通信業務的。
根據信息產業部綜合規劃司外經貿處處長王建朝的介紹,在這29份申請中,已經通過審定的有14份,已經獲得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的有5份。
今年底,我國將開放電信基礎業務。按照現行的《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和相關法規,我國對增值電信業務實行許可制度,對外商投資的電信企業,要求外方出資比例最終不得超過50%。中國聯通集團在2004年4月引進韓國SKT共同投資聯通時稱,這是我國加入WTO后首家經營電信增值業務的合資公司。合資公司將經營手機鈴聲、圖片、游戲、聊天、娛樂等下載業務。
王建朝表示,目前信息產業部非常重視外商投資電信企業設立審批的相關工作,包括對原有法規進行補充,電信業對外資的準入已經變得更加寬松。據介紹,與此前相比,目前信息產業部允許外資電信企業通過并購境內企業的方式在我國設立外商投資電信企業,也允許已經成立的中外合資企業申請經營電信業務。
已經通過上述方式進入我國的外資增值電信業務企業,包括香港天圖和美國微軟等,其中前者通過從中信國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手中收購北京鴻聯九五的部分股份,而后者在去年與上海聯和合資成立了美斯恩網絡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盡管已經放寬了外資進入電信增值業務的限制,但是在基礎電信領域,我國仍然采用比較嚴格的限制。根據我國對WTO的承諾,2006年底,外商可以通過設立合資公司等在國內經營基礎電信業務,持股比例最多不得超過49%。
基礎電信業務主要包括固定電話的市話和長途電話、移動通信、衛星通信、因特網數據業務、國際通信基礎設施業務等,在國家經濟中具有戰略性地位。我國的基礎電信業為國家所控股。
不過,目前外資更多的是通過投資我國基礎電信運營商海外上市公司股票的方式參與到我國基礎電信業務,比如沃達豐就購有中國移動的股票,而中國電信、中國網通的股東中也有外資的身影。今年6月,韓國SKT購買10億美元中國聯通2009年到期可轉換債券,借此參與到聯通的CDMA和國際漫游業務的運營。
對于外資更愿意投資國內電信運營商股票而不是申請組建合資公司參與基礎電信運營,業內分析人士認為,49%的外資持股底線讓外資卻步,因為基礎電信業投資巨大,投資風險較高,這使得我國的基礎電信業務市場暫時不具備為外資大規模投資的價值。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從各國電信發展史看,在本國有主導運營商的情況下,外資成功進入的案例很少,基礎電信網的投資是天文數字,就算對外完全開放,外資也會非常謹慎。(李少林)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