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衛建材價格日趨透明化
日前,記者在走訪我市幾家家居建材市場市場時發現,在最近的廚衛材料市場上,不少品牌直接打出標有產品售價的廣告。這一市場行為,是為了順應廣告市場潮流,還是短期的促銷?是否暗示著廚衛材料行業對價格不敢正視,"捂著掖著"時代的終結,價格日趨明朗化時代的到來?企業此舉,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重點目的是為了集中火力對行業內的一些低檔的雜牌進行清剿,以達到純凈這個行業的目的?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幾位業內人士。
櫥柜的組件價格是關鍵。
圣格蘭迪櫥柜徐俊康總經理告訴記者,一款櫥柜的硬件組成,除了設計外,其價格組成主要由幾部份構成:臺面;柜體板;門板;鉸鏈、滑軌、拉籃、氣壓支撐等五金件組成。就臺面來說從近百元一米的臺面到上千元一米的臺面都有,這樣的價格差,讓消費者不知道如何區分。以次充好,冒充洋貨成為價格欺騙的常用手法。五金更是難以辨別真假,從一元多一只的鉸鏈到幾十元一只,里面的以次充好更是老百姓防不勝防的。因此,在你本來花去的錢中,由于價格的差異和產品難以辨別性,讓你本來該得到的品質被劣質品替代了。消費者在購買櫥柜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所購產品的基本材構,做到價格基本有譜。
價格:消費關注問題之首
筆者就廣告上打出產品售價問題采訪了某著名廚房電器業務經理李先生,李先生告訴記者:“現在的市場客戶無非關心的是價格。之所以選擇在廣告上打出售價,是代表我們有信心保證在低價位的基礎上,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圍繞產品價格,利潤的多與少,各企業紛紛打出自己的價格牌。不得不說,企業競爭是導致價格透明化的因素之一。廚衛材料行業近幾年來在我國發展極快,突出表現為企業數量多、分布廣。大量的資本進入,導致現階段的廚衛行業競爭異常激烈。利潤是企業生存之本,殘酷的行業競爭把廚衛材料價格推到風口浪尖上,一時內,價格問題成為廚衛材料行業最敏感的話題。在這種現狀下,除了少數有技術優勢的企業外,許多企業的效益受到強烈影響。市場上,特別是低端市場,價格戰在一段時間內成為主流。
中小企業殘酷的價格戰
帥康電器業務經理李凱表示,起初有些小企業一相情愿的認為這個行業利潤高、市場大,投資進入后卻發現找不到核心競爭力。為了繼續生存下去,不得不采取價格戰。在初期,價格戰成為屢試不爽的武器。但隨著價格戰的升級,低價已經與"優惠"無緣,而只不過是搶顧客的一種手段。這種惡性競爭、靠低價攬顧客的現狀,結果造成質量無保證、行業不規范,對整個廚衛材料行業形象也是一個負面的影響。
品牌存在一定的附加值
即使在競爭激烈的現階段,進口品牌的價格比國產品牌高,而國內的知名品牌報價也高于中小品牌,進口品牌憑借其良好的品牌效應,從不在價格上做讓步。它們在技術上、特別是銷售體系的管理與質量控制上有一定優勢。而國內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把重心轉移到技術含量高的領域內,這也不得不說是對價格戰的一種退讓。
價格走向透明化
廚衛建材行業曾經的高利潤并非捕風捉影。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同時,廚衛行業發展速度十分迅猛,市場較大,整個行業處于賣方市場,所以利潤相對豐厚,這在任何一個行業都屬于正常的現象。
業內人士表示,各行業產品價格走向透明化應該是一個必然。國內廚衛材料行業起步雖較國外晚了一步,但已開始向規范、有序的方向發展。價格也將有一個統一尺度,行業標準措施的落實,行業規范化也將逐步實現。任何一個行業如果還停留在價格層面上的競爭,而不在技術、服務上競爭,那是一種不健康的表現。
毫無疑問,價格的透明化會加快行業的洗牌。一旦行業管理部門對價格有充分的認識,可以很大程度遏制價格戰的不良勢頭。阻止價格戰不僅讓行業向正常、有序、規范的方向發展,而且可以提高扶持一些有技術有實力的企業、提高工程質量,也有利于社會的和諧與進步。行業競爭引起的價格透明化對消費者來說是好還是壞?記者暫不妄下結論,相信市場會給消費者們一個更精準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