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紡織機械競爭出現新特點
1)國際紡織機械制造生產的轉移和本土化
隨著國際紡織機械制造業的調整,我國已成為國際先進紡織機械企業制造生產轉移的對象,不少國際著名紡織機械制造企業在我國投資建廠,并逐步實現在中國的本土化,有的已基本形成了生產能力。他們的到來,一方面帶來了產品設計、制造和管理方面的經驗,提供了我們學習的機遇,另一方面,也將更直接的構成對我們的威脅和挑戰。
(2)產品質量“全球化”
國際先進紡織機械企業為增強其競爭力并促進其市場的開拓與銷售,已進一步推出為用戶進行其注冊商標、標準的認證制度,確認用戶使用或維護的要求,同時為用戶提供使用其產品的質量保證,強化其質量和品牌上的優勢。
(3)加強全方位服務
為用戶多方面加強服務,在融資、工廠設計及安裝、培訓、試車、特殊工藝整合、自動控制與工程承包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全球性和全天候的本地化服務。市場競爭已逐步轉化為提供服務的競爭。
(4)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決定企業發展的因素已不局限于單純的產品質量,而圍繞知識產權進行的競爭,也已成為競爭的主體。國際先進紡織機械生產企業不但加強了專利的申請和注冊,而且加強了維權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