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通過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三一中聯受益
“規劃的出臺將給國內裝備制造業提供更多市場機會。”以穩健發展見長的中聯重科始終關注著市場的風吹草動。
昨日,國務院原則通過了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中聯重科品牌管理部部長劉小平第一時間接受了記者采訪。他認為,出臺的這個規劃表明了國家對于裝備制造業振興的決心,亦是國家著眼于裝備制造業的長遠發展和國際競爭力的深遠考慮和精心布局。
雖然公司股票先漲后跌,但電話里的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聽上去心情很不錯,他告訴記者,正在仔細研讀該規劃。“這個規劃與以往出臺的政策不同的是,很多政策都能使企業直接受益,下一步我們關注的是這些政策的細化落實。”
政策落實是關鍵
“對于裝備制造業公司而言,市場非常重要。此次國家通過淘汰落后產能以及加大在大型工程上的投資,將給國內裝備制造廠商提供更多機會,釋放更多市場。”劉小平認為政策的出臺,將為企業發展帶來更多信心,抓住全球產業轉移所帶來的投資機會,加快企業的投資步伐。
加快企業兼并重組、加大技改投入、促進產品出口、實現產品自主化、優化基礎配套件。此次裝備制造業振興計劃重點從5個著力點作了闡述。“如果這次政策能夠落實,對企業而言,影響將很大。當然企業也應該借此東風努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縮小或超越與國際產品的差距。”劉小平說。
券商看法分歧
也正是考慮到政策落實具有一定不確定性,興業證券機械行業研究員李綱領、朱學東今日撰寫的報告特意指出,由于此次振興規劃缺乏具體細則,更多的是方向性的藍圖,加之考慮到相關政策能夠對公司業績實際影響還需要較長一段時間,該公司并沒有對相關細分行業和上市公司的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作出調整。
受消息刺激影響,包括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在內的工程機械股開盤不久即開始發力上攻,上漲幅度均超過4%。但全天最終仍以下跌收盤。“主要是因為大盤和個股經過連續上漲后在技術上要進入短期震蕩,前期機械工程板塊整體漲幅也比較高,另外,關于機械裝備振興規劃利好提前得到消化,所以今天表現一般。”中信建投湖南總部研究總監劉亞輝分析認為。
盡管規劃出臺讓相關上市公司為之一振,但仍有相對悲觀主義者,申銀萬國研究員胡麗梅就是一個。她認為,“4萬億”之后的利好力度都將會很有限,在相關政府主導的投資正式啟動之前,整個工程機械行業都會面臨需求持續下滑的局面,缺乏業績的支撐股價將難以維持,在業績好轉之前投資工程機械行業將難以獲得超額利潤,因此短期內不建議參與工程機械行業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