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紡織機械基礎件質量差市場大
紡織機械產品是由無數零部件、基礎件和器材組成。把零部件、基礎件和相匹配的器材能夠做好,不僅對提高紡織機械的技術水平顯得十分重要,而且也有廣闊的市場。
紡織機械產品的部件、專件和器材,可統稱為基礎件,涉及的品種很多。我國已有比較好的基礎,不僅國內可以配套,而且還有一些出口。但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社會上重視主機、輕視基礎件的開發生產,致使這部分產品相對滯后,有些已影響到主機的技術水平,國內需要的還要進口。2004年,多臂提花裝置和梳理用金屬針布、針織用鋼針等基礎件的進口數量不僅繼續增加,而且進口價格昂貴,用匯不少。同樣產品的進口和國產出口的份額也相差甚多,價格的懸殊也很大;同樣產品的進口價和出口價比較,其中梳理用金屬針布價高4.8倍,針織用針價高4.5倍,紡紗機械零配件價高5.2倍,比國內自己配套的價格差的更多。為什么懸殊這么大,主要因素是質量、技術。我們應當在質量和技術方面下功夫。
紡織機械的基礎件很多,例如纖維生產機械中的計量泵、噴絲頭(板),纖維生產機械中的各種梳理針布、紡紗用錠子、搖架、鋼領、鋼絲口卷,針織中的各種鋼針,各種織機、染整機械中都有許多專用基礎件,品種上千規格上萬,每年都有不少靠進口來配套。應當看到,紡織機械配套裝置、基礎件與主機水平的提高是相互依存關系,誰也離不開誰?;A件做成了有名的品牌,主機也可以上個檔次。在這方面,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已有很多成功的先例,我國的紡機配件企業可以借鑒。
紡織機械基礎件的領域很廣,市場給企業開發生產也搭建了平臺,企業應該抓住這個機遇,注重產品質量的提高,使我國的紡織機械的基礎件盡快趕上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