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設備管理流程提高設備管理水平
設備是企業進行生產活動的物質基礎。隨著設備現代化的發展,幾乎所有企業的產品產量、質量、成本以及安全環保和職工勞動情緒等都受到所配置設備和設備狀態的影響,因此,設備管理成為十分突出的問題。良好的技術裝備,要有科學的管理手段與之相適應。綜觀當前國有企業設備管理現狀,筆者認為,要提升國有企業設備管理水平,關鍵是要抓住設備管理流程再造這個“牛鼻子”。 之所以說管理流程再造是提升國有企業設備管理水平的首要問題,主要是基于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當前企業的生產經營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市場經濟逐步替代了計劃經濟,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愈加激烈,而目前我國相當多的國有企業設備管理仍未擺脫傳統的計劃經濟時代所形成的模式;二是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平也得以快速提升,設備呈現大型化、精密化、自動化、綜合化的趨勢。這樣,就要求企業的設備管理適應設備的這種變化,綜合地研究設備管理的新技術新方法。 當然,不同企業由于生產規模、具體條件不同,不可能有一個完全統一的設備管理流程。但就企業設備管理流程再造來說,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設備管理機構的設置要講求合理、精干、高效 要力求精兵簡政,盡量減少層次。我國多數企業設備管理目前大都采用直線職能制的組織形式,即總經理一主管經理一職能部門一車間一班組的形式。它的特點是各級領導下設職能機構,但這些機構只對下級組織進行業務指導,不能對下級組織下達指令,而且常常是設備前期和后期管理、設備技術和經濟管理分屬不同的主管經理和職能部門,造成管理脫節。由于是多頭領導,容易造成混亂,看似事事有人管,實際上出了事又誰都沒責任。因此,筆者認為組織結構應轉向總經理領導下的部長負責制,部長領導下的首席工程師負責制,管理層面有總經理、部長、首席專業工程師、班組四個。這里,首席專業工程師是關鍵點,其人選及其責權利三者的關系應妥善安排和處理。這樣,管理流程清晰,機構設置合理,管理流程的再造也就成功了一半。 二、企業設備管理流程再造離不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 計算機的發展與普及,為企業的設備管理現代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信息是設備管理系統進行有效控制的神經系統,也是組織設備管理系統各環節、各要素有秩序運行的紐帶。一方面,設備系統通過采用電子計算機等現代手段,可實現設備管理的信息傳遞、信息處理現代化,進行狀態監測,實現故障傾向管理,使設備管理由靜態管理發展到動態管理。另一方面,企業實施信息化后管理人員提高了工作效率,為企業節省了人力物力消耗,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大的效益。 三、建立監督反饋體系是企業設備管理流程再造的重要環節
傳統的設備管理模式對監督反饋工作重視不夠。對待設備管理的信息,往往只重收集,而缺乏科學的分析和及時的反饋。對設備管理監督不力甚至放棄監督。實際上,信息是設備管理的動態反映,有真有偽,只有真實反映客觀實際的信息,才能起到積極作用。因此必須對收集到的信息給予科學的處理,及時反饋到有關部門和領導,以便及時做出正確的決策。而健全有效的監督,可以防患于未然,從而促進管理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