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分析儀器行業缺乏專業人才
氣體分析儀器被稱為空分裝置的“眼睛”,它的監測精度和靈敏度直接影響到空分裝置的安全運行。11月1~3日,在中國氣體工業協會氣體分析技術及儀器設備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和第三屆進口氣體分析儀器應用新技術研討會上,中國氣體工業協會秘書長孫國民指出,空分裝置越來越向大型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對空分裝置的重要配套設備氣體分析儀器的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
近年來,鋼鐵、三大化工(指石油化工、化肥和煤化工)和煤制油等相關行業的持續發展,對工業氣體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寶鋼引進的7.2萬等級空分裝置,為我國氣體設備大型化首開先河。加之,世界八大著名氣體公司陸續進入中國,他們在給中國氣體市場帶來沖擊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技術和資金,使國內氣體技術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過去,4萬等級以上的大型空分裝置全部依賴進口,現在,6萬等級大型空分裝置都已經實現了國產化。
隨著氣體生產的飛速發展和氣體產品質量的不斷提高,對氣體分析儀器的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國內氣體分析儀器制造行業的技術水平與國外比較差距較大,這主要是由于國內基礎工業比較落后,電子元件和機加工技術水平相對較低,導致儀器制造廠無條件選擇優質電子元件及機加工部件(如閥門,管路連接件等)來組裝分析儀器,因此,在一段較長時間內,國內大中型空分裝置配套用的氣體分析儀器及高純氣分析用儀器還主要依靠進口。
現在,國內大中型空分企業領導對于配套進口分析儀器已經有所認識,但是對于如何合理配套才能滿足本企業生產需要,部分管理人員并不十分了解,一些管理人員甚至認為只要購買幾臺自動分析儀就可以了。“這是一種很大的誤解”北京賽思瑞泰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丙新說,作為一個大中型空分企業(或設備),必須根據空分生產和管理的實際需要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氣體成分分析監測系統。這個監測系統包括原材料分析、生產控制監測(在線監測)、產品質量檢驗和安全分析四個方面。
應當指出的是,這個完整的氣體成分監測系統的建立是以本系統空分裝置生產的實際需要為前提的,同時也是以保證實現本單位最終目標———銷售產品達到贏利為目的的。如果空分裝置監測系統配套不完整、不健全,不僅不能很好地滿足空分生產工藝的需求,而且會影響最終產品的銷售。
到目前為止,國內大中型空分設備已購進不少數量的進口氣體分析儀器,但是如果認真分析一下這些儀器的應用情況,就會發現其中不少儀器的運行狀態不盡如人意。據了解,國內空分裝置管理人員中有為數不少的一部分人不了解氣體分析是一項專門的技術,尤其是對于微量氣體分析的難度了解甚少。他們往往把使用分析儀器檢測氣體樣品當做傻瓜相機或電視機一樣,認為只要進行簡單操作即可得到準確數據,這完全是一種誤解。
應當指出,儀器作為一個工具,其是否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和發揮作用的大小完全取決于操作它的人員的素質。不能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得到的數據就是錯誤的。但是,有些人盲目相信儀器給出的數據,而不對每次檢測結果進行認真分析,對測定結果的誤差也不進行分析,研究,這樣再好的儀器設備也不能發揮出正常功能。
現階段,由于空分裝置越來越大型化,引進氣體分析儀器也越來越多,為了切實搞好分析儀器的應用,保證分析儀器正常運行,就必須培養出有一定技能和實踐經驗的儀器分析技術人員。
【發表評論】【打印此文】【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