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越建越多設施農機太少
今年春節,陜西一戶農民家的年夜飯是在自家的蔬菜大棚中吃的。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在農業結構調整的大潮中,各地設施農業的快速發展給農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的新變化。與之同步國產溫室、設施農業機械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農機化正從大田走進大棚。
溫室與國外產品差距縮小
目前,國產大型連棟溫室生產廠家有數十家,涉足溫室制造的有農機和園林機械部門,并逐步擴展到建筑、通用機械乃至航空領域。國內主要溫室制造廠家有上海長征、北京農機所、邯鄲胖龍、廊坊九天、上海農機所、常熟開成、北京航豐、深圳綠鵬、滄州溫室制造廠等。其中有幾家已經具備了較強的骨架制造和配套生產能力,其溫室產品與進口國外先進溫室的差距正在逐漸縮校近幾年,我國溫室覆蓋材料有了一些進展,長壽無滴膜、聚碳酸脂板、萬通板、綴鋁遮陽保溫膜等產品在性能上有了突破。溫室配套設施如保溫被、卷膜器、卷被機、開窗機構、減速電機等已經有了較好的適用產品可供溫室制造廠家擇優選用。
但我國目前的溫室制造還存在許多問題。由于沒有適用的溫室設計、制造和施工標準,使一些溫室產品與國外產品在質量上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有些溫室經不起大風大雪的考驗,塌棚等質量事故時有發生,從而給農民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由于缺乏溫室相關標準,技術監督部門也無法對溫室產品的質量進行有效監督和管理,這也是造成部分低質量溫室充斥市場的原因之一。因此制定溫室產品設計、制造、施工、驗收的相關標準已成為當前溫室行業發展的當務之急。國內溫室制造廠家生產規模都很小,多的也只有幾十公頃,產品的設計、制造和施工均不規范,廠家普遍對產品的宣傳力度不夠,沒有產生著名的溫室產品品牌,很難與國外著名品牌競爭。
設施農機是薄弱環節
我國設施農業起步晚,相比之下,設施農業機械發展較慢,機械化作業水平低,很多作業為原始的手工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差,效率低,人均管理面積僅相當于荷蘭的1/4,而且作業質量差,產出不盡如人意,平均單產約為荷蘭的1/3~1/4。設施農業機械是綜合設施技術中的薄弱環節,對設施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已形成制約。
大棚內的耕作機械是用戶急需的,現有產品的機型不多,應用不普遍,多為借用現有的露地用小型耕作機械。近幾年針對溫室、大棚等特殊耕作環境國內研制生產了一些小型耕作機械,有的微耕機還設計有多種作業功能,考慮了兼顧露地作業,提高了機械的使用效率。但是由于產品大多存在一些問題,如外型尺寸及結構質量大,操作不靈便,邊角地帶無法工作,漏耕
嚴重,生產率低,適應性較差,在作業性能、可靠性和耐久性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
目前我國生產的耕作機械,已形成規模生產的主要品牌有江蘇揚州市農豐機電有限公司生產的農豐牌NF-4型多功能農田管理機,北京華興達經濟發展公司生產的福興牌輕便型耕作機,青島精達塑機集團股分有限公司生產的多功能田園管理機及柳州市藍天機電有限公司生產的藍天牌1DN型多功能微耕機和天津市興盛食品機械廠生產的DN-4型多功能田園管理機等。
國外設施農業耕作機械技術非常成熟,作業性能穩定,功能齊全,小巧輕便。日本、意大利、荷蘭和以色列等國家的產品廣泛用于旋耕、犁耕、開溝、作畦、起壟、中耕、培土、鋪膜、打孔、播種、灌溉和施肥等作業項目。但進口機型價格高,一般每臺在7000元以上,而且配件不全,維修服務跟不上。我國生產的多功能農田管理機一般比國外的同類機型價格低一半,基本符合目前我國農村的購買力水平。國內有些機械的研究剛剛起步,有些則屬空白。如筑埂機,山東工程學院和中國農業大學分別研制生產了自己的產品,但前者與東方紅-75型拖拉機配套,后者與18.4kW四輪拖拉機配套,都不能進入大棚作業。目前國內還沒有適合大棚的小型筑埂機。
設施內作物的栽培方法各種各樣,與之配套的作業機械也各不相同。設施內缽苗栽植技術關鍵是缽苗移栽機,配套機械主要有穴盤育苗及缽盤育苗設備、高效機械化制缽機等。我國目前尚無此類小型移栽機。國產穴盤播種機主要是真空吸附式播種器,播種精度不高,而且大多數穴播機不能滿足播種時行距和穴距可調的要求,急需開發小型精密或精量播種機。與缽盤育苗播種成套設備配套的高效機械化制缽機已由南京農機化研究所研制成功,該機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率。
近幾年,溫室大棚灌溉施肥多采用傳統的溝灌、漫灌,需水量大,勞動強度大,養分流失嚴重,對作物需水量難以有效控制,尤其是棚內溫度大,易誘發病害。湖北省農業機械工程研究設計院設計的滴灌自動施肥系統,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具有投資少、成本低、省工、省水、提高灌溉質量、便于施肥、安裝便捷和管理方便等優點。
在我國北方地區的大型現代連棟溫室過去一般采用鍋爐水暖加熱,由于不便管理和實現自動控制,近年已逐漸改用燃油熱風機為溫室加熱。后者雖然效果好,但投資大、運行費用高,增大了生產成本,農民難以接受。因此,近年來有關廠家研制出燃煤熱風爐,其投資少,運行費用低,可降低種植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適合農村使用。
中國農業大學設施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功試制的濕簾風機降溫系統,具有設備簡單、成本低廉、能耗低、降溫幅度大、運行可靠等優點。設備費僅相當于空調的1/7,運行費僅為空調的1/10,是當前我國溫室、畜禽舍等大面積生產設施經濟有效的降溫方式。
由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研制的3YC型常溫煙霧機主要用于溫室大棚和農副產品儲藏地,其煙霧彌漫均勻,省水省藥,無油污染,是室內防治病蟲害的重要機具。
天津市漢沽區農機局研制生產的新型大棚卷簾機,適用于卷鋪草簾、布簾等多種大棚用簾,工作長度可達60米以上,每次卷(鋪)簾只需4~5秒。該機由電機、傳動系、卷軸等組成,結構緊湊,安裝使用維修十分方便,比人工卷(鋪)簾提高工效10倍以上。
與耕作及栽培配套的設施農業機械還有地膜(殘膜)回收機、農作物嫁接機等,目前這些配套機械的研制正處于起步試驗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