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復概念新興崛起十三五期間或將爆發增長
2014年,環保部和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布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在此大背景下,我國土壤修復產業蓄勢待發。
根據2014年4月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顯示,全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點位污染物超標率分別為19.4%、10.0%、10.4%,據此估算全國受污染的耕地有2333萬hm2,其中中度污染333萬hm2,加上受工業污染土地,土壤污染的面積已經極大。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土壤修復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全國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5億畝,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萬畝,固體廢棄物堆存占地和毀田200萬畝,合計約占耕地總面積的1/10以上,其中多數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嚴重的土壤污染造成巨大危害。據估算,全國每年因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達1200萬噸,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
業內預計,目前我國工業場地污染土壤修復存量市場4401億元;全國礦區土壤修復存量市場2594億元;耕地修復存量市場84500億元,全國土壤修復存量市場合計91494億元。
2006年至2009年,環境修復的項目增長緩慢,每年的項目少于20個;2010至2013年環境修復的項目有明顯增加,每年的項目在20至60個之間;從2014年起,項目數量開始明顯增加。
從2014年起,預期到“土十條”出臺將近,各地方政府頻頻出臺土壤修復文件,近日福建地方“土十條”已發布,釋放積極信號;廣東等地也紛紛出臺相應的土壤治理政策。從以往經驗來看,每年全國土壤修復市場空間約50億元左右,我們預計“十三五”期間國家出臺“土十條”,重點支持推廣試點項目,五年投資2萬億元,年均4000億元,土壤修復市場的需求有望得到大量釋放,行業業績彈性極大,市場或全面迎來啟動時刻。
在資本市場上,土壤修復概念是一個新興的環保概念,一經出現便受到市場熱捧,相關概念股大幅上漲,永清環保、桑德環境、華測檢測、天瑞儀器、維爾利、蒙草抗旱等走勢強勁,已呈現牛市形態。鑒于我國嚴峻的土壤污染現狀,土壤修復治理已上升為國家意志,土壤修復行業連獲政策利好,即將進入到一個快速、全面的治理時期,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二級市場上土壤修復概念受益于環保新政策,強勢崛起,備受矚目,正成為市場上新興的環保熱點。
一位江蘇地區產業并購基金人士表示:“環保產業首次入選十三五規劃將對整個行業帶來跨越式發展,我們也在籌劃募集相關環保產業并購基金,具體的標的仍在考察中,十分看好環保產業的發展,重點是水處理和土壤修復。”
具體而言,目前,土壤修復行業還處于發展初期,雖然在利好的政策的刺激下,已經有了明顯的增長,但每年的項目數量還是比較少。預計在未來的數年內土壤修復行業還會保持增長,特別在《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批準后,有可能會出現爆發性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