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裝備取得重大進展
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性產業。大力振興裝備制造業,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我國裝備制造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形成了門類齊全、具有相當規模和一定水平的產業體系,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但我國裝備制造業還存在自主創新能力弱、對外依存度高、產業結構不合理、國際競爭力不強等問題。為加快裝備制造業的振興,2006年出臺的《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重點發展大型清潔高效發電裝備、大型石化成套設備、大型煤炭綜采設備、大型船舶、高速列車、大型精密高速數控機床、集成電路關鍵設備等16個領域的重大技術裝備。本報曾于2006年作“重大裝備16項特別關注”系列報道。《若干意見》出臺兩年多來,16項重大技術裝備陸續進入項目實施階段,國家相繼出臺諸項扶持鼓勵政策和配套措施。時至今年,16項重大技術裝備推進到什么程度,是各界所關心的。
“除煤制油、煤制烯烴的一些設備,其他設備都已基本實現了國產化。”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總工程師隋永濱對兩年來大型煤化工成套設備的研制開發工作表示了肯定。
近年來,我國能源化工產品的需求出現較高的增長速度,煤化工在我國能源、化工領域中已占有重要地位。隨著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的進一步深化,煤化工行業得到高速發展。而煤化工新工藝、新技術的發展,給上游設備行業提出新的挑戰,這也促進了煤化工裝備行業的技術進步。
煤化工技術裝備獲重大突破
大型煤化工成套設備的研制開發成為16個重大專項以來,我國煤化工裝備行業得到迅速發展,煤化工成套設備國產化率達到90%。一業內人士表示。
在隋永濱看來,最具標志性的成果:一是沈陽鼓風機廠研制開發的大型煤化工所需的120萬噸活塞推力的往復式壓縮機研制成功。二是中國有色集團沈陽冶金機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煤化工水煤漿高、低壓隔膜泵生產技術的突破,這意味著高壓隔膜泵為國外產品壟斷的局面將被改寫。
沈冶機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低壓隔膜泵填補了國內空白,其技術和性能指標達到了當今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對于我國煤化工的發展和推進裝備制造技術進步具有重要意義。據悉,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經為國內10多個行業提供了200多臺(套)隔膜泵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