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債發行管理方式引發激辯
在8月19日召開的“第二屆中國證券市場年會”上,剛剛上任不到兩個月的國家發改委財政金融司司長徐林成了焦點人物。
企業債發行為什么不采用市場化的利率招標方式?固定利率計劃發行是否會導致尋租現象?無擔保的企業債會不會成為今后主要的發行方式?在宏觀調控和央行剛剛宣布加息的背景下,類似這些被認為是困擾我國債券市場發展的問題,再度引起與會投資機構和相關企業的極大關注。
對批評和建議的回應
“目前國內企業債發行管理方式是基于現實的過渡性方案,在企業債發行審批中,目前要求比較嚴格的擔保,但這些都并不意味著今后不可以進行改革。實際上,要根據企業的風險狀況來確定其是否需要實行比較嚴格的擔保制度。今后還會有新的企業債品種推出,比如不一定完全都是擔保,抵押企業債的形式也是可以考慮的。類似問題我們正在研究,找到辦法之后,就應該可以推出?!毙炝衷诨卮鹬袊洕鷷r報記者提問時表示。
去年10月,在高盛高華證券主辦的“中國債券市場高峰會”上,央行行長周小川曾用16個字形容目前企業債市場的發展現況:“深度昏迷,尚未崛起,明顯滯后,后果嚴重。”一時間,對我國企業債發行管理方式的批評聲不絕于耳。
到目前為止,我國債券市場存量總規模已超過8萬億元人民幣,但產品結構比較單一,作為企業直接融資的手段,企業債占整個債券市場的比例也只有3%左右。相比之下,全球的美元企業債券則已經達到15萬億美元,相當于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近120%,占美國總體融資的比例達到75%。
“我們注意到有關方面對企業債發行管理工作提出了諸多批評和建議,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發展速度太慢,市場規模過小,不適應發展的需求;二是行政色彩濃厚、審批過于嚴格,市場化程度不高;三是審批程序不夠規范,透明度不高;四是審批程序過于復雜,周期過長;五是過于注重風險控制,阻礙了發債規模的擴大;六是發債企業結構單一,過于偏重大型國有企業;七是認為發改委負責企業債發行管理,不利于我國證券市場的集中統一監管?!?br>
對上述批評和建議,徐林表示國家發改委已進行了認真研究,并將加以改進。但他同時認為,那種過于理想化狀態的市場化模式,并不符合我國目前市場發育程度和相關制度建設的現狀,完全按市場經濟的制度構架來安排我國的企業債發行管理制度,會帶來太大的風險。因為我國目前包括發債企業、機構投資者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都還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市場主體,其背后的作用力和行為動機都十分復雜。國內的相關制度也不健全,比如還沒有《企業破產法》,企業破產的機制還不完善。過去和現在金融領域發生的一些重大風險事件,最終買單的都是各級政府,這樣的局面應該盡可能避免。企業債市場化發行管理不可能做到一蹴而就。
“那種認為現行企業債管理體制不利于證券市場集中統一監管,分割了集中統一的證券市場的觀點是缺乏依據的。”徐林說,在市場利率的信號下,目前的企業債發行管理制度并沒有使不同產品和交易市場之間的連接和轉換存在任何障礙,也沒有給企業債市場包括整個證券市場的發展和穩定帶來任何問題。國家發改委履行企業債發行管理職責以來,不僅基本實現了債券市場的健康發展,而且還有效地保證了債券發行與經濟結構調整、國家重點建設以及宏觀調控政策之間的協調。
徐林強調,合理控制風險仍然是企業債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的基本前提。當然,在企業債發行管理的審批程序、發債主體的選擇方式、企業債的品種結構和交易方式等方面今后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特別是要加快《企業債券管理條例》出臺的步伐。
來自投資機構的聲音
高盛高華證券公司執行董事孟濤也在本次年會上作了主題發言。他通過分析美元、歐元、日元、新加坡等四個較具代表性的債券市場,總結出六大成功要素,并對國內債券市場發展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孟濤認為,首先是必須要有明確的信息披露和持續報告業務的原則,以及被認可的會計師事務所的名單。國內企業有關信息披露的要求已越來越嚴,但往往對持續披露的要求仍不高。尤其在發行時,很多財務報表披露的數據較為陳舊,承銷機構對發行文件的披露標準要求也是偏低的。因此,建議在發行人的網站上披露完整的信息數據,并要求其嚴守持續披露的規定。
其次是要有一組比較有經驗的評級機構,對債券進行評級。目前,國內的投資者普遍認為評級機構并沒有提供對發行人足夠客觀、準確的分析。建議允許更多的不同信用級別的發行體進入市場,提供多元化的信用,同時要求企業在發債時盡可能有兩家以上的評級機構進行評級,如有可能,應允許國際上廣泛認可的評級機構進入市場。
三是要有市場化的承銷和定價機制。目前國內并沒有采用國際市場上通行的路演方式進行投資推介,企業的定價機制相對落后,這往往會造成不同信用級別的企業債票面利率卻是接近的,從而導致劣債趨逐良債的現象。今后應更多考慮采取市場化定價的機制發行,對經常發債的優質企業在額度審批上也應給予更多的優惠。
四是由政府和優質的公司能夠為債券市場提供基準的信用曲線。目前,國內企業債的發行基本上要由相關機構進行擔保,并沒有體現企業自身的信用差異,難以建立起標準的信用曲線。因此,建議要逐步放寬發行企業債券必須擔保的要求,這樣也可以降低銀行的風險。
五是各種信用質量和不同信用等級的發行主體都能夠進入到市場來融資。從發行準入的角度看,目前國內企業債發行實行比較嚴格的額度審批制,這樣會導致債券額度流向大中型、國家重點支持的企業和項目,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相對匱乏,同時由于供應量有限,國內投資者投資的品種也是不足的。因此,建議今后能夠逐步允許更多、更廣泛的企業,包括中小企業進入企業債市場融資,發行量盡可能通過市場化的方式來決定。監管部門重點關注的應是信息披露的質量,而不是發行數量。
六是要有足夠的外資參與,一方面是要有跨國的發行主體,另一方面是要有經驗豐富的外國投資者。外資發行主體和外資投資者目前都已經進入國內債券市場,但數量還是過少。建議今后允許那些在中國境內開展業務時間比較久、有廣泛業務基礎的國際金融機構和企業逐步進入國內企業債市場進行融資;在外匯政策允許的情況下,允許更多的國外投資者進入到國內債券市場。
“如何來改進債券市場,是我們非常希望解決的問題。”中國保監會資金運用部主任孫建勇在發言時也表示,作為最大的機構投資者,保險資金投資目前面臨“三難”:一是投資需求大;二是配置難;三是風險大。保險業可運用資金余額大約有5000億人民幣,其中90%要配置在固定權益市場,但目前國內債券市場品種不多、結構單一,在投資的配置上非常困難。作為監管機構,應控制全行業的、系統的風險,微觀的問題則應由企業自己決策。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