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基本金屬或恢復收儲短期利好金屬行業
近日,市場傳言,中國很快將恢復銅、鋁等部分基本金屬的收儲。但在銅鋁供應充裕的市場現狀下,實體需求增幅放緩,供過于求的局面仍然在延續,因而收儲對金屬價格的支撐有限。但短期內對金屬行業確有一定提振作用。
收儲對金屬價格提振有限
日前,有市場消息稱,中國很快將恢復部分基本金屬收儲,包括銅、鋁,向飽受需求疲弱之苦的國內冶煉商買進金屬。業內人士表示,一旦恢復收儲,國儲局可能買進約40萬噸的原鋁,16.5萬噸精煉銅。
“本次收儲傳言是否真實,尚難判斷。同時,即使真的出臺收儲措施,由于其收儲量相對有限,對金屬市場的提振作用也不會非常明顯。”上海中期分析師方俊鋒表示。
據了解,本次收儲的背景與2009年的大相徑庭,當時是處在全球經濟復蘇,且有大量刺激政策的背景下;而如今是在全球制造業疲軟的大環境。因此,專家認為,金屬市場可能會出現短暫反彈,但難以大幅上揚,整體中線偏空格局難改。
倍特期貨分析師魏宏杰認為,收儲對于基本金屬的整體影響較為溫和,金屬的反彈力度不會大。原因是:收儲只能暫時緩解產能過剩的壓力,給相關企業一個經營和資金周轉的緩沖期,但單靠收儲不能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還可能在價格回升后被利用來保值鎖定新增產量。
收儲若成行,對銅鋁期價確實會有一定利多影響,但是收儲的量并不是很大,主要還是提振市場信心。新世紀期貨研究中心經理吳凌表示,從盤面上來看,最近國內銅一直比國外強,在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也是如此,證明國內基本面還是強于國外的。收儲消息屬實的話,可能將加強國內金屬的偏強走勢。
基本金屬恢復收儲存爭議
對于收儲的合理性,業內也存在一些爭議。魏宏杰表示,“對于已經處于成本價區的鋁和鋅等品種,收儲有解困的作用,情理上說得過去。但銅目前的價格水平還遠高于成本價區,未來存在供求關系逆轉的壓力,價格重心可能緩慢下移。如果是考慮戰略資源儲備補充,可以在價格水平更低的時候逐步收儲,比如55000元以下的價位進行,不擾動價格,又能達到收儲的目的。”
光大期貨分析師許勇其也提出疑問,從目前銅、鋁的價格來看,特別是銅價仍然在高位,國家性的收儲并不能在價格上占到便宜,且目前銅價遠高于銅冶煉企業的成本價;鋁價雖然偏低,且低于成本1000元每噸左右,但鋁企地方政府的電價補貼政策仍存在,當前15200元每噸的鋁價也不具備收儲優勢。另外,以何種方式收儲也是一個問題。
短期利好金屬行業
基本金屬與全球經濟面密切相關,在整體經濟還在筑底的情況下,金屬想要走出獨立行情,的確很難。但對金屬行業而言,國家收儲確實能減輕部分銅鋁企業的供應壓力,有利于企業減輕庫存,釋放生產力,短期利好金屬行業。
方俊鋒表示,就有色金屬行業的業績情況來看,由于銅冶煉企業在近期加工費上漲的背景下,業績有所好轉,收儲消息對這些企業有一定程度的利好作用。但就鋁而言,由于國內過剩量巨大,40萬噸的收儲量料難以給鋁行業帶來明顯變化。
“金屬行業供需關系的調整還在進行中,收儲可以緩解企業壓力,但不能形成逆轉。因為金屬不是農產品,沒有托市或者穩定價格的要求,不涉及民生問題,所以數量和價格影響就相對更小些。”魏宏杰表示。
據了解,農產品的收儲帶有穩定價格的訴求,金屬品種更多是抵押融資的性質,解困或緩解經營周轉壓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