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振興機床工具行業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第五屆九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暨2009年第一次秘書長工作會議在南京召開
2009年3月11-12日,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第五屆九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暨2009年第一次秘書長工作會議在南京金陵國際會議中心召開,約有近17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此次會議邀請到了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實施方案論證專家委員會主任陳清泰,國際發展改革委員會產業協調司陳建國副司長以及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黃玉銀。
按照議程安排,3月11日全天為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第五屆九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上午的會議由協會理事長陳永開主持并致開幕詞。當前金融危機的影響不可小覷,對機床工具行業也造成了不小的震動,很多企業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為此,陳清泰主任在會上作了《產業和企業如何應對金融經濟危機》的主題報告。
陳清泰主任首先提出了一個熱點問題:危機面前中國企業該做什么。危機來了,那些順利時企業看不到、想不到的事情,現在看到了、想到了,也可以做了。企業領導只要把握得當,機遇將會大于挑戰,重新審視企業戰略,實現創新。陳主任指出,作為企業家必須從短期問題中發現深層矛盾,正確評估市場風險,分析企業的優勢與劣勢。重新評估企業的規模,由做大轉向做強。如今大型企業成長模式已經發生變化,很多成功的經驗表明,軟實力的強弱是企業成功與否的一個關鍵,要真正做到軟、硬實力相匹配。推進企業重組,優化產業結構也是促進發展的重要方法。然而企業重組尤其是大型企業的重組具有很大的風險性,需要特別慎重。陳主任在報告里也特別提出,企業的創新能力不強是“軟肋”,技術依賴是“硬傷”,因此要苦練內功,強化內部管理,以期突破技術等方面的瓶頸。
陳主任指出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如何把危機轉化為機遇。“倒逼”機制這個詞數次從陳主任口中說出,仔細分析極具道理。現在,由于高技術含量產品的關鍵技術常要受制于人,很多企業都生產一些低附加值產品,但是很多例子證明,一些高精技術都是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潛心研究之后得以開發成功。所以說,沒有壓力,企業就容易缺乏創新的動力,而自主創新就需要“倒逼”機制。企業要想發展,就必須立足于自主創新的基石,并逐步建立完善的技術創新風險分散機制。與此同時,還要合理地利用國家發展政策,為企業的發展創新開辟更多的道路。
今年2月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紡織工業和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此項規劃的出臺將更進一步推動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引起了業內人士的極大關注。陳建國副司長在此次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理事會的發言中對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進行了較詳細的解讀。在解讀報告中,陳副司長較為具體地解釋了設備選購方案的評估、首臺(套)的定義、重點企業的標準等企業非常關心的問題,并對規劃的部分實施細節進行了說明。與會的眾多代表對此表示了極大的關注。